健康百科

秋天吃什麼好

文章導讀

一年四季,因為氣候的變化,我們的身體也會出現一些變化,在氣候乾燥的秋天,我們也應適當的改變下自己的飲食,調節好身體,讓身體更好的適應氣候變化,不讓疾病找上門來,遺憾的是,很多人對於秋天吃什麼好都沒有概念,在平時對飲食也不注意,這其實是不應該的。

那麼,究竟秋天吃什麼好呢?專家指出,在秋天,因為氣候主要以乾燥為主,所以人們也會受到喉嚨乾燥、咳嗽等症狀的困擾,這個時候應多吃潤肺去燥的食物,以幫助身體更好的適應的變化。

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梨含有豐富的糖分和維生素,有保肝和幫助消化的作用。但是,因為梨性寒冷,對那些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及產後血虛的人,不可多食。

甘蔗:性寒,對脾胃虛寒和胃腹疼痛的人不宜食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來說,作為醫療食品經常食用很有好處。甘蔗有滋補清熱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作為清涼的補劑,對於低血糖、大便幹結、小便不利、反胃嘔吐、虛熱咳嗽和高熱煩渴等病症有一定的療效。

百合:百合是老幼皆宜的營養佳品。中醫用百合作為止血、活血、清肺潤燥、滋陰清熱、理脾健胃的補藥。現代研究表明,百合具 有明顯的鎮咳、平喘、止血等作用,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和增加液體免疫功能的活性。百合還可抑制腫瘤的生長。將百合洗淨,煮熟,放冰糖後冷卻食用,既可清熱潤肺,又能滋補益中。

大棗:據中醫專家講,大棗不光是甜美食品,還是治病良藥。大棗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經有補氣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氣的佳品。中醫常用大棗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失眠等症。根據藥理研究,大棗有保護肝臟、降低血脂等作用。專家提醒,大棗雖然味甘、無毒,但性偏濕熱,故不能多食,尤其內有濕熱者,多食會出現寒熱口渴、胃脹等不良反應。

紅薯: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維生素、纖維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鎂、磷、鈣等礦物元素和亞油酸等。這些物質能保持血管彈性,對防治老年習慣性便秘十分有效。另外,紅薯是理想的減肥食品,因其富含纖維素和果膠,而且具有阻止糖分轉化為脂肪的功能。

枸杞:枸杞有解熱、治療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療效,而將枸杞根煎煮後飲用,能降血壓。枸杞茶有治療體質虛寒、健胃、肝腎疾病、肺結核、便秘、失眠、低血壓、貧血、各種眼疾、掉發、口腔炎、護膚等作用。但由於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相反,若是體質虛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每天食用。

山藥:其特點是補而不滯,不熱不燥,不論男女老幼、有病無病、體健體弱,都適合食用。

白扁豆: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湯服,可消餘暑、化暑濕、健脾胃、增食欲。

藕:生藕能清熱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開胃益血。故有“暑天宜生藕,秋涼宜熟藕,生食宜鮮嫩,熟食宜壯老”的說法。

黃鱔:入秋食鱔,不但補益力強,對人體血糖還有一定的調節作用,燒鱔段、清燉、炒鱔絲、黃鱔粥等均可。

栗子:有健脾養胃、補腎強骨的作用。

胡桃:能補腎固精、溫肺定喘,又能益氣養血、潤燥潤腸。

花生:深秋後花生成熟,用鮮花生仁或研末沖湯服或水煮煎服,不宜炒吃。

此外,秋季還適合食用荸薺、海蟄、胡蘿蔔、薺菜、平菇、海帶、番茄、兔肉,進補則適宜食用黃芪、人參、沙參、枸杞子、何首烏等。

以上專家詳細介紹了秋天吃什麼好的內容,大家都明白了吧,在秋天,大家不妨在生活中經常食用以上這些食物,這樣可以讓自己更好的度過乾燥的秋天,避免患上疾病,另外,在秋天除了要重視飲食外,也要注意預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