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怎樣治便秘

文章導讀

便秘幾乎成了困擾現代人的一種常見病,不管什麼年齡階段,都容易引起便秘,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生活習慣不好,飲食不當,沒有適當的運動,還有某些疾病等,都會引起便秘,便秘的人甚至有口臭,臉上長痘等毛病。那麼,怎樣治便秘呢?當然要對便秘的治療引起重視,下面我們就詳細為大家介紹一下有關便秘的治療。

便秘的表現

便秘在很多白領中都存在,有人說便秘是一種富貴病,吃得太好,飲食太精細,運動太少,都有可能便秘,便秘的原因有很多,還有很多人是坐久了,整日坐著不動,也會引起便秘,而便秘有哪些症狀體征呢?只有及時發現編輯的症狀,才能及時瞭解怎樣治便秘。

1.便秘伴劇烈腹痛、腹脹及嘔吐等症狀,常提示為急性便秘,應考慮有腸梗阻的可能。腸梗阻時,腹部聽診多可聞及腸鳴音亢進或聞及呈高調的金屬音,至晚期可發生腸麻痹。

2.便秘伴腹部包塊,可能為結腸腫瘤、腹腔內腫瘤壓迫結腸、腸結核、克羅恩病(Crohn病)或腫大的淋巴結等。左下腹捫及活動度較大的索條狀或臘腸狀腸管時,應疑及是乙狀結腸痙攣。

3.下腹部或直腸、肛門內脹痛不適,用力解出堅硬而粗大的糞團後脹痛減輕,多提示為直腸性便秘(排便刺激減弱);左下腹隱痛不適,解出呈栗子狀的堅硬糞團後,隱痛緩解,多提示結腸痙攣或腸易激綜合征。

4.便秘與腹瀉交替並有臍周或中、下腹部隱痛時,多提示為腸結核或腹腔內結核、克羅恩病、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或腸易激綜合征等病變。

怎樣治便秘?

1.藥物治療:可用於便秘治療的藥物很多,但多數不適於慢性便秘患者,亦不適宜長期適用。當前,濫用瀉藥的現象較為普遍,造成少少醫源性便秘,臨床上應慎重選用。

容積性瀉藥:也稱為瀉鹽,因其不被腸壁吸收而又溶于水,故能在腸中吸收大量水分,使大便的容量增加,起到導瀉作用。該類瀉藥的主要代表藥是硫酸鎂。但由於它不能使結腸張力增加,所以不宜用於那些腸道運動遲緩的病人。

刺激性瀉藥:作用快、效力強,藥物或者其代謝的產物可對腸壁產生刺激作用,使腸蠕動增加。該類藥主要有:果導、蓖麻油、大黃、番瀉葉等。但要注意,此類藥因為刺激腸黏膜和腸壁神經叢,並可能引起大腸肌無力,形成藥物依賴,因而主要用於需要迅速通便者,不宜長期應用。

潤滑性瀉藥:又稱大便軟化劑,此類藥物的主要功能是潤滑腸壁,軟化大便,使大便易於排出,如液體石蠟等。這類藥主要的缺點是口感差,作用弱,長期應用會引起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不良。

滲透性緩瀉藥:如乳果糖,它不被人體吸收,通過細菌分解後釋放有機酸在結腸起作用。尤其適宜于老年人、孕產婦、兒童及術後便秘者。糖尿病病人慎用。此類藥的主要缺點是在細菌作用下發酵產生氣體,引起腹脹等不適感。

2.原發病的治療:對已查出的原發病,明確診斷後,採用相應的措施進行積極的治療。

3.灌腸:主要適應症是術前腸道準備、糞便嵌塞、急性便秘。溫生理鹽水較為適宜,因其對腸道刺激小。而肥皂水因對結腸粘膜刺激太大,應避免使用。另外,經常灌腸是產生依賴性,應予注意。

4.外科治療:外科治療的適應症主要是結腸、直腸、肛管器質性或功能性病變所引起的便秘。

上面已經詳細為大家介紹了有關便秘的症狀,以及怎樣治便秘,一旦發現以上的症狀體征,大家要引起重視,不要去相信一些偏方的治療,任何疾病的治療,都要去正規的醫院,才能得到治療的效果,否則,盲目的治療,進入治療誤區,反而讓自己陷入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