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春季濕寒 謹防類風濕性關節炎

倒春寒時節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高發季節,因氣候潮濕陰冷,容易加重患者的關節和肌肉疼痛,如果反復發作不及時治療還會傷及心臟或導致關節變形肢體殘廢。因此,春季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需保暖多“捂”,切勿穿濕衣、濕鞋、濕襪等。

春季預防風類濕性關節炎要注意保暖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內風濕性關節炎對人體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可導致關節內軟骨和骨的破壞,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廢。

類風濕性關節炎對人體的危害不可估量

所以大家對內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一定要有所瞭解,以便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關節病變呈多發性和遊走性,關節局部炎症明顯,表現有紅、腫、熱、痛、壓痛及活動受限,持續時間不長,常在數日內自行消退。關節炎症消退後不留殘疾,復發者少見。除此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還有以下五大症狀:

1. 關節疼痛

關節酸軟或疼痛是類風關病人最常見的症狀,但其他一些疾病也會出現類似症狀。需注意的是,類風關所導致的關節疼痛常呈對稱性,可累及雙手及雙腕。

關節疼痛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常見症狀

2. 晨僵

另一常見症狀是晨僵,每日可持續30分鐘到2小時不等。

類風濕性關節炎另一常見症狀就是晨僵

因晨僵可與因傷所致的活動度受限相混,故若出現了不明原因的晨僵,需及時諮詢風濕病專家。

3. 關節腫脹

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伴隨手部、腕部或足部的腫脹。有時可見關節腔積液,膝關節及踝關節均可累及。

類風濕性關節炎常伴隨關節腫脹

4. 疲倦

很多慢性疾病均可引起疲倦乏力,但相比較而言,類風關患者常感覺極度疲勞,這也是引起許多患者就醫的直接原因。

很多慢性病會引起疲倦乏力

5. 活動功能喪失

若不及時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將逐漸導致患者出現關節損傷,並最終造成活動力喪失。但醫學專家表示,合理的診治仍可幫助類風關患者改善生活品質。

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引起關節損傷

適當的運動不但可以改變體能,還能穩定關節,預防關節畸形,減輕關節疼痛,最大限度地保持關節功能。

頸部練習:

上身坐直,雙肩放平,眼向前看,儘量將下頜向胸部靠近,保持2—3秒,然後慢慢將頭向後仰,最後回到最初的位置。頭部向左側歪,側左耳逐漸接近左側肩膀,保持2—3秒,隨後頭部向右側歪,使右耳逐漸接近右側肩膀,同樣保持2—3秒,最後頭部回到中央位置。

頸部練習

將頭轉向左側,可以看到自己的左肩,保持2—3秒,隨後將頭轉向右側自己的右肩,保持2—3秒,最後頭部回到正中位置。

肩部練習:

站立或坐位,雙手握緊放至頭部後方,雙肘向後伸展拉開。站位,一側上肢向正前方做畫圈運動,逐漸增大圓圈的直徑範圍,另一側上肢重複同樣動作。

肩部練習

側立,一側上肢向正前方做畫圈運動,逐漸增大圓圈的直徑範圍,另一側上肢重複同樣動作。

手指練習:

用食指接觸大拇指,其他四指依同樣動作輪流和大拇指碰觸。五指屈曲,握成拳頭狀;五指放開,儘量伸直;五指併攏,五指分開。掌心向下,以腕關節為支點,手向上抬起,類似向別人打招呼;

手指練習

儘量做到擺動的最大幅度,然後緩慢放下;手背面對自己,以腕關節為支點,手向小指方向歪;然後倒轉方向,手向大拇指方向倒,如同向別人表示不同意。

髖關節練習:

站位,一手扶在桌邊,膝關節伸直,向前抬起左腿,回至原位,並沿同一方向向後抬起;逐漸增加抬腿的高度;

髖關節練習

另一側重複同樣動作。站位,一手扶在桌邊,膝關節伸直,左腿向左側抬起,然後回至原位;另一側重複同樣動作。

膝關節練習:

站位,一手扶在桌邊,左側膝關節屈曲,左側小腿向後抬起,逐漸放回原位,另一側重複同樣動作。

膝關節練習

坐位,上半身背靠椅子,雙足平放;緩慢抬起左腿直至膝關節伸直,然後放下;另一側重複同樣動作。

踝關節練習:

坐位,一側足部離地,以足跟為支點,腳趾上抬,保持2—3秒;以足跟為支點,腳趾向下,保持2—3秒;亦可以足跟為支點,足部做順時針劃圈,逐漸增加圓圈的直徑;另一側重複同樣動作。

裸關節練習

腳趾關節練習:

腳趾屈曲、伸直,腳趾分開併攏。練習用腳趾抓毛巾,訓練中部的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