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寡人的健康糾結第129期:皮膚瘙癢 勤洗澡好不好?

寡人是個愛乾淨的筒子,嗜好每天沖澡。自打來了這溫暖南國,即便冬天,都要每天在浴室裡沖上半小時的熱水澡,把身上洗得乾乾淨淨。這不,從老家過完春節歸來,最愜意的事莫過於又能每天沖個暖暖的澡,甚是歡快。可不知為何,最近,身上還癢起來了,越洗越癢,鄉親們呐,這咋回事兒呢?

第129期

皮膚瘙癢 勤洗澡好嗎?

本期話題:皮膚瘙癢 勤洗澡好嗎?

本期出場人物:小北和小南

寡人的健康糾結:

小北和小南是寡人大學時的室友:小北是北方妞,愛自稱姐,大大咧咧;小南是廣州靚妹,名“楠”,年齡最小。So,大夥也就“小北姐”、“小南妹”的叫了。名字上的南北差異顯而易見了,這生活上的差異便常糾結到“沐浴”的話題上。所謂沐浴一事,小北稱之“洗澡”,N天一次即可,喜泡澡、搓澡,不把皮膚搓紅都覺得不爽;而小南呼其為“沖涼”,一日一次或數次,愛淋浴。為此倆人少不了鬥嘴,小北念叨小南浪費水,小南則抱怨小北不講衛生,是常有的事兒,但一到冬春季節,她倆竟有了共同點——皮膚瘙癢,洗或不洗都止不住!回到寡人糾結的事兒上:冬春季節皮膚瘙癢,勤洗澡or少洗澡好?鑒於有人為證,多洗或少洗都不靠譜咯!那到底應該是咋樣的呢?

皮膚瘙癢難耐?或因太乾燥

我們先從“皮膚瘙癢”講起,撇開皮膚類疾病不說,普通的皮膚瘙癢一般與皮膚乾燥有關,或是皮膚受刺激表現為瘙癢,比如個人衛生問題引起的,因而總是得洗洗。記得小時候寡人因太久沒洗澡癢得“坐立難安”,便一桶熱水迅速“解決問題”,暢快~~!

而皮膚乾燥引起的瘙癢便與氣候條件和個人體質有關。話說人的皮膚表面有一層脂膜,即皮面脂膜,是皮膚最表面的屏障保護層。皮面脂膜可以起到潤滑皮膚的作用,使皮膚不乾燥、有光澤、有彈性。冬春季節氣候乾燥,人體的皮脂腺、汗腺分泌的皮脂及汗液減少,皮脂膜也明顯減少,由此帶來的因乾燥引發的瘙癢問題便時有發生。

洗澡止癢?不可太頻繁

寡人的娘總說,洗澡是個好習慣。你看,馬路上,汽車尾氣、灰塵,辦公室裡,電子輻射,還有自己往臉上身上塗抹的東西,不洗?只要你能看得下去。再說了,洗個熱水澡,放鬆一下緊張了一天的身體,也當是對自己的犒勞呐!不是還有熱水浴解乏治病之說麼?不過,洗澡固然好,也不可太“貪”!聽說經常熱水浸泡、搓洗會導致正常角質細胞的過多脫落及皮脂膜的變薄,使皮膚屏障破壞,更容易發生皮膚皸裂及瘙癢。

而寡人小時候常實踐的“燙洗止癢”,聽說也不可取。冬春之癢在於乾燥,熱刺激固然能暫時抑制癢感,但會把皮膚表面的保護膜溶解,使皮膚更乾燥,使瘙癢加劇。以上便是“越洗越癢”的緣由了,諸位鄉親要明辨,“洗”也是個問題!

冬春如何洗健康?注意四不宜

洗澡時間不宜太長。洗澡時間過長必會將人體表面的皮脂膜洗去很多,缺乏皮脂膜保護的皮膚將會更加乾燥起皮屑,隨之而來便是瘙癢不已。建議鄉親們洗澡的時間不要太長,10分鐘左右為好。

不宜用熱水燙洗。熱刺激會讓人感到很“舒服”、很“解癢”,但會把皮膚表面的保護膜溶解,使皮膚更乾燥,使瘙癢加劇,洗澡時水溫以40℃為宜。

不宜過於“認真”。由於皮脂膜對皮膚的保護至關重要,皮膚乾燥,皮脂膜不豐富,故一周洗一次澡足矣。而喜歡天天洗澡的人,不要每次都很“認真”、很“徹底”,以免把皮脂膜去掉太多。另外,儘量不要泡澡,更不要使用鹼性肥皂清洗身上。

不宜用力搓澡。不少年輕人喜歡蒸桑拿,用勁搓澡,直到身上發紅,其實搓下來的“泥”就是皮膚保護膜,皮膚也會在“泥”被搓乾淨後更加發癢。

另外,一些皮膚比較乾燥的人在洗完澡後,最好在5分鐘內在身上塗抹適量的具有皮膚保濕功能的潤膚品,以此防止皮膚乾燥起屑,減少皮膚瘙癢的發生。每次洗澡後貼身內衣儘量穿質地柔軟的純棉織品,不要貼身穿羊毛或人造纖維織品,避免刺激皮膚。

寡人糾結的結果:

洗澡是個好習慣,次數本不是問題,只要“會”洗遵循個人習慣就好。不過,乾燥季節可不用過於“認真”,只要身體不是太髒,就用溫水洗個簡單的淋浴吧!不要使用沐浴露,也可以洗乾淨還能止癢,同時放鬆身心。如果有瘙癢發生,可以採取拍打或用指腹按揉的方式止癢,儘量避免用尖銳的指甲去搔抓,因為搔抓可使局部的感覺神經因反復刺激而更加興奮、敏感,使瘙癢進一步加重,從而形成越癢越抓、越抓越癢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