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根據生物鐘指定運動時間最好

文章導讀

很多喜歡運動的朋友都只要運動也要選對時間,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如何才能選對運動時間,專家表示說其實只要我們根據我們本身的生物鐘進行時間上的選擇是最佳的。

科學研究表明,每天8~12時和14~17時是肌肉速度、力量及耐力處於相對最佳狀態的時間;而3~5時和12~14時則處於相對最低狀態。當人體肌肉速度、力量和耐力處於相對最佳狀態時,體力、肢體反應敏感度及適應能力都達到最高峰,心率及血壓上升最平穩,此時鍛煉效果最佳。

而練氣功的時間與一般鍛煉則有所不同,要求在清晨練,根據中醫“子午流注”理論,寅時(3~5時)、卯時(5~7時)練功效果最好,因此時陽氣升發,肺經氣血最旺盛,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也最旺盛(特別是在寅時),此時練功有利於入靜,有利於“儲能”和調動“內氣”的運行,能提高防病治病和健身的效果。

晚飯前半小時到1個小時的一段時間裡散步(或快走)和做保健體操,有利於治療糖尿病。隋唐時,太醫博士巢元方所著《諸病源候論》中就指出:“飯前半個時辰,作導引(保健體操),再行千步,而後食之,為治消渴病(即糖尿病)之良方也。”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許多人習慣在早晨鍛煉健身。特別是老年人,天尚未亮就睡醒了,清晨早起到戶外去呼吸新鮮空氣,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適度地運動,能舒展筋骨,促進血液迴圈,對陽氣升發、增進食欲、改善機體對氧氣利用的功能,都大有裨益。

近年來,有專家對老年人晨練問題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告誡老年人要慎重對待晨練。美國俄州州立大學健康中心的專家指出,在傍晚鍛煉身體最為有益。主要原因是危及老年人健康的心血管系統疾病如心肌梗死等,大多發生在上午。而下午,特別是黃昏時刻,人的感覺最為靈敏,協調能力最強,並且這時血壓和心率既低又平穩,因此,下午特別是黃昏時分鍛煉身體最為有益。

儘管不少人認為“黃昏練”比晨練好處多,但如果養成晨練的習慣,未必要強求改成黃昏時分鍛煉。堅持晨練,並持之以恆,仍會獲益匪淺。當然,鍛煉的最佳時間也不是絕對的,各人之間有一定差異,要善於瞭解自己的生物鐘,從而確定最佳時間進行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