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地仙桃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陝西中草藥》地仙桃莖(去葉)、根:功效類似果實。(性味以下出《陝西中草藥》)

【拼音名】Dì Xiān Táo

【英文名】Fruit of Zollinger Gromwell, Fruit of Corn Gromwell

【別名】接骨仙桃草、馬非

【來源】

藥材基源:為紫草科植物梓木草或大紫草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thospermum zollingeri D C.[Buglos-soides zollingeri(DC.) Jlhnst.]

採收和儲藏:7-9月果熟時採收,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匍匐草本。根數條,粗線形,外皮黑褐色。莖基部常平臥,匍匐,莖長達30cm;新枝自老枝葉腋長出,直立,全株被開展的糙伏毛。基生葉有短柄;葉片倒披針形或匙形,長3-6cm,寬8-18cm,莖生葉近無孔不入柄,倒披針形,先端急尖或鈍,基部較狹,全緣,兩面均被白色糙伏毛,下麵較密。花單生於新枝上部的葉腋,或有數朵花形成稀疏的花序;苞片葉狀,披針形;花萼長6.5mm,5裂,裂線狀披針形,兩面被硬毛,花冠藍色,稀藍紫色或白色,長1.5-2cm,5裂,裂征倒卵形,近等大,外面稍有毛,喉部有5條向簡部延伸的縱褶,呈龍骨狀凸起,與花冠裂片對生;雄蕊5,內藏,著生在花冠簡中部以下;子房4深裂,花柱1,線形,直立,柱頭頭狀。小堅果4,斜卵圓形,乳白色,平滑,長2.5-3mm,腹面中線凹陷成縱溝,包在宿萼中。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丘陵山地、林下路邊草叢中。

資源分佈:分佈于華北、華中及陝西、甘肅、青海、新疆、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四川、貴州、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果實橢圓形或斜卵球形,長3-3.5mm,腹面中線凹陷成縱溝。表面乳白色,光滑潤澤。質堅硬,破碎後可見種子,種皮與果殼癒合,棕黑色,種仁灰白色而稍黃。富油脂。

【化學成份】

1.大紫草全草含芸香甙0.25一0.44%或0.59%,又含卅烷(n一Triacontane)、廿六烷醇(Cerylalcohol)、棕櫚酸(Palmiticacid)、肉豆蔻酸(Myristicacid)、月桂酸(Lauricacid)、油酸(Oleicacid)、亞油酸(Linoleicacid)、亞麻酸(Linolenicacid)等脂肪酸,以及穀甾醇(Sitosterol)、延胡索酸(Fumaricacid)、咖啡酸(Caffeicacid)、葡萄糖、鼠李糖等。

2.

【性味】甘辛;溫

【歸經】脾胃經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消腫止痛;消腫止痛。主明脘冷痛作脹;泛吐酸水;跌打腫痛;骨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研末。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