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主動運動推拿的特點

文章導讀

傳統主動運動和現代康復醫學中的主動運動方式各有特點。現代康復醫學中的主動運動指肌肉主動收縮所參與的運動稱為主動運動。包括隨意運動、助力運動、抗阻力運動。通過主動運動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具有溫和的牽拉作用,能松解疏鬆的粘連組織,牽拉攣縮不嚴重的組織,有助於保持和增加關節活動範圍。最常用的是各種徒手體操,一般根據患者關節活動受限的方向和程度,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動作,內容可簡可繁,可以個人練習,也可以將有相同的患者分組集體練習。主動適應面廣,不受場地限制,缺點是運動強度一般不太大。在重度粘連和攣縮時治療作用不太明顯。

傳統主動運動以中醫理論為基礎,進行自我操作,自主運動,有著自身的特點。

配合意識土豆Ψㄑ盜吠往配合意識鍛煉。

意識鍛煉一是指意守身體某一部位或意識沿某條經脈路線循行感知。如《導引養生法》中治療中風法:以背靠牆正立,兩腳趾展開,平心靜氣,以意引氣,從頭向下行,至兩腳十趾及足掌心,反復二十一次,待腳步有氣感為止……。可“上引泥丸。下達湧泉”。可治療半身不遂。

現代康復醫學在腦卒中康復中採取意想法療效可靠,可見和傳統推拿療法不謀而合。

配合呼吸鍛煉功法訓練一般都配合呼吸鍛煉。呼吸鍛煉古代稱吐納、練氣、調氣、調息等。呼吸鍛煉的方法有自然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胎息法等。往往要求呼吸自然和平。呼吸要深、長、勻、細。

“六字訣”中發出“噓(xu)、咳(ke或he)、呼(hu)、泗(si)、吹(chui)、唏(xi)”六音,通過不同聲音進行呼吸鍛煉以調整不同的臟腑。如呼調脾,咳調心,噓調肝膽,泗調腎,唏調三焦。體現了中醫五行獨特的理論。

順應時間變化傳統主動運動必須和時間相應。《內經》中“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于庭……夏三月……夜臥早起……,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以為生活規律和運動必須適應四季變化,否則就不能健康長壽。

《內經遺篇·刺法論》中“腎有久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指出腎久病的康復方法要和時間相結合。陳希夷《二十四氣坐功卻病圖》,是根據二十四節氣採取不同的運動健身療法。

堅持內外兼修傳統主動運動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指肢體、脊柱、肌肉、關節訓練;內練一口氣指呼吸鍛煉和意識鍛煉,既使肌肉柔韌、骨骼堅強、關節靈活,又使呼吸平穩、心情舒暢。體現了內外兼修的特點。

主張醫患同練傳統主動運動首先是醫生練習,以增強體質,提高療效。古今很多推拿名家均為功法或武功高手。如南北朝時達摩。現代之馬萬龍等。同時功法訓練是醫生根據臨床需要。制定運動處方,指導患者進行功法訓練,以鞏固、延伸臨床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