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巴黎16區

我不想一下就告訴大家,在法國居住有多難,因為每個人的適應能力不一樣,不過我很想要分享的是和法國人同住的心得,那種感覺很特別。

我很幸運地入住巴黎16區的塞納—馬恩省河邊,這是巴黎豪宅區,離地鐵六號線的帕西(Passy)站走路只要五分鐘。一棟棟百年老公寓,矗立在斜坡的底端,長形鐵灰色瓦片屋頂,搭配著黑色整齊的鍛鐵欄杆,雅致而協調,家家戶戶小陽臺上各色繽紛的花卉盆栽,也讓這寧靜的住宅區看起來朝氣蓬勃。

我入住這間豪宅的故事是這樣的:法國媽媽莎莎因為女兒要到哥斯大黎加兩個月,所以首次嘗試將她這棟高級公寓讓出一個房間,變成寄宿家庭(home stay)。法國媽媽莎莎是單親家庭,獨立扶養女兒,曾經在紐約住過,我們之間以英文交談。法國媽媽莎莎準備了棍子麵包迎接我,這是我與法國麵包(baguette)的第一次接觸。

巴黎在地生活初體驗

初到巴黎,一切好奇,我迫不及待到附近逛逛,出了公寓走到大馬路,轉角左邊是雷諾特(Len.tre)糕點名店,兩邊是高級健身房和法國電臺,沿著塞納河右岸的馬路邊往下走,直到自由女神像才返回頭。回程我轉進雷諾特糕點名店,沖進去興奮地買了一個巧克力馬卡龍(macaron),在臺灣我從沒吃過馬卡龍,因為我一直想保留第一次的印象在巴黎。

這是一個以白人為主的高級住宅區,帕西商圈很像臺北的天母商圈,是個生活非常便利的地區,有旅館、私立小學、戲院、購物中心及許多的名牌服裝店,巷子內有許多小雜貨店、肉鋪及傳統市場,古老的教堂和巴爾扎克博物館也都在附近。

我找到一家甜點店和雜貨店,不懂法文的我原本只想要買優格(Yogart),卻帶回家一公斤裝、大盒類似優酪乳的白色起司(fromage blanc)和一整塊烤好的椰子義大利蛋白霜。

“你可以混合果醬或糖一起吃囉。”莎莎安慰買錯東西的我。

“那我可以用這個做蛋糕嗎?”我正經八百地問,因為我想知道這個東西到底還有什麼用。

“用這個做蛋糕水太多,太稀了。”莎莎直接告訴我答案。

一年後,學過甜點的我才知道,要使用白色起司做起司蛋糕的話,需要前一晚先過篩將約50%水分去掉後才能使用。

莎莎是個土生土長的巴黎人,知道巴黎所有的老街道、歷史變遷、樓房區域的改變和特色,她是一個好地陪,才來巴黎兩天,我就跟著她認識了許多巴黎知名甜點麵包店,像Ladurée、Eric Kayser、Amorino Gelato Italiano等等,我們還跑到老佛爺美食商場及維克多·雨果大街附近的老店去逛,她說法國人認為真正好的甜點店一般旅遊書上可能都不會介紹到,只有地道巴黎人才會知道。

初到巴黎,跟著當地人過生活就對了。每天傍晚一杯餐前酒,週六參加家庭聚會,從下午兩點喝紅酒到晚上六點吃完甜點結束的午茶小聚會要習以為常。

周日晚上若請朋友來家裡用餐,從晚上八點吃到深更半夜不算什麼,像我這樣領略地道法式生活,就能一窺法國人的生活面貌。

除了跟著吃喝玩樂外,莎莎的老媽媽還特別抽空來教我做法式手工果醬,每週四會開車到郊外的露天市場買二手傢俱,晚上則到蒙馬特教堂區的便宜商圈,坐在露天小酒館(Bistro)吃簡餐,並且參觀大大小小的露天菜市場或跳蚤市場,有時也會開車繞到巴黎的出版街和法國媽媽工作的租車公司的辦公大樓去閒逛,許多觀光客到不了的地方,剛到巴黎的我都逛到了。

有一天,我帶了在學校做的巧克力覆盆子蛋糕回家,莎莎建議到她的朋友紅紅家一起享用,紅紅的老公過世之前是公司經營者,目前紅紅接手公司業務,就住在轉角不遠處塞納—馬恩省河邊的房子裡,我隆重地穿上高跟鞋和洋裝赴約,心想不能讓莎莎的貴婦朋友覺得我很寒酸。

紅紅的高級老公寓歸法國政府所有,只租不賣,從陽臺看出去就是塞納—馬恩省河和埃菲爾鐵塔,紅紅的家嚴格說並不算太大,不過充滿著濃濃的法國文藝氣息,我穿著高跟鞋踩在客廳的碎花地毯上,哇!到法國有錢人家做客不必脫鞋。我幫忙把蛋糕放入冰箱,那個廚房是莎莎家廚房的三倍大,冰箱打開來,滿到幾乎沒有放蛋糕的空間,我想等會兒的餐會應該會和冰箱內的東西一樣的豐富吧。

但令人失望的是,我們四個女人卻只各自分到兩杯酒、半顆哈密瓜、兩片火腿!幸好有我的蛋糕,大家將一個六人份的巧克力覆盆子蛋糕吃得精光,可我還是覺得好餓,期待中的貴婦晚餐竟然一點兒都不貴氣!

許多人覺得吃甜點是享受幸福,到法國旅遊是無限浪漫,親手製作甜點是最大夢想,學習法式甜點是超級浪漫的幸福。

於美瑞:法國藍帶廚藝學院專業甜點與料理畢業。>>《去巴黎烤個馬卡龍》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