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小心打呼嚕也能引起心腦血管疾病

文章導讀

打呼嚕,一種常見的睡眠現象,可能你到現在還沒有引起重視。打呼嚕導致睡眠中猝死已經不是新聞了,小心打呼嚕也能引起心腦血管疾病。

一、數據:全球每天3000例死亡與打鼾有關

相關資料顯示,全球每天約有3000人的死亡與打鼾有關,打鼾已成為威脅中老人生命的定時炸彈。據統計,有50%~90%的睡眠呼吸障礙患者患有高血壓,他們突發心腦血管意外的概率是正常人的8.5倍,除引發疾病、導致睡間猝死外,打鼾時因呼吸暫停造成的憋氣,也可能讓打鼾者一睡不醒。而因打鼾引起缺氧、造成記憶力下降與注意力難以集中而引發車禍等意外事故導致死亡的案例,也不少見。

二、現實:危險靠近八成打鼾者不知

有時睡著睡著,會突然感到憋氣、從夢中驚醒;每天早上起床頭暈得厲害,比沒睡覺還累……據瞭解,近八成打鼾者都曾有過睡眠不足、白天嗜睡、頭暈乏力等情況,但他們未將其與打呼嚕聯繫起來。

來自江北的26歲青年李某,經多導睡眠監測,發現其在晚間睡眠中呼吸暫停多達453次,低通氣56次。血氧含量最低時僅為30%,低於正常的1/3。李某稱自己經常憋氣憋醒,醒來感覺特別難受,連嘴唇都開始發紫。但即使如此,在接受檢查前,李某也沒有將憋氣與打鼾聯繫起來。

據專家介紹,有一部分患者在睡眠過程中因為憋氣而意識到了嚴重性,主動前來接受治療;但大部分打鼾者卻並不知道打鼾的危害,他們大多描述為睡得不好,早上起床後頭暈,白天嗜睡,一整天注意力都無法集中等等。正是由於對鼾症的認知度不夠,對身體造成了長期的傷害。

三、警示:憋氣大於10秒開始危及生命

打鼾到哪種程度會威脅到生命,是否鼾聲越大、危險性就越大?

據專家介紹,判斷危險的依據是睡眠過程中呼吸暫停的次數和時間,而與鼾聲大小沒有必然聯繫。"睡眠過程中每小時呼吸暫停(憋氣)超過5次,每次超過10秒,這些打呼嚕者占到心臟驟停或嚴重腦細胞損害死亡的1/3~2/3。"楊主任介紹,據醫學調查統計,打呼嚕在夜間死亡率急劇增加,未經治療的打呼嚕,病史在5年左右的死亡率為11%~13%;每小時呼吸暫停大於15次、8年打呼嚕病史者,死亡率37%。打呼嚕病史越長,各種併發症爆發就越猛烈,甚至突發心肌梗死,導致猝死。

綜上所述,打呼嚕也能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希望這些資訊能引起你對此症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