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藥膳調理方

關於乙肝病毒攜帶者
乙肝攜帶者,即乙肝病毒攜帶者,多指無症狀乙肝病毒攜帶者(ASC),就是指血液檢測單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但無肝炎症狀和體征,肝功能檢查正常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約十分之一人可能攜帶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攜帶者和慢性肝炎確切說是屬於兩個不同階段。乙肝病毒攜帶者一般轉歸良好,有一小部分可自然轉陰(每年約有1%);大部分為持續穩定的終身乙肝病毒攜帶狀態,但大約3%可發生肝炎,且發生肝癌的可能性也較非攜帶者大得多。
也就是說,乙肝病毒攜帶者,只要定期檢查肝功能正常,完全可以不接受藥物治療。而慢性乙肝患者更應該接受的事實應是乙肝的終身性,目前沒有特效藥。應把生活調節作為重要的一環來配合治療,往往會有滿意效果。
肝功能不足的身體症狀
中醫的"肝功能"和西醫的肝功能體檢指標是不一樣的。中醫認為,肝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若肝功能出現異常,則會引起血虛或出血病變。常見症狀有:兩眼乾澀或夜盲、眼花眩暈、急躁易怒、肢體麻木,屈伸不利,腳酸、抽搐等症狀。
慢性肝炎的中醫病因病機
慢性肝炎病因不同,表現各異,與中醫學中的"黃疸"、"脅痛"、"積聚"等病類似。中醫認為本病主要是濕熱邪毒入侵與正氣受損所致。
從飲食調理開始
飲食結構要合理,五穀雜糧等含澱粉類食品以及各種水果類、蜂蜜等,能提供給糖,有補充生活所需能量,增進肝臟的解毒功能。飲食要儘量清淡,少食油膩、刺激性食品。總的食療原則為:高蛋白質、高熱量、低鹽、高維生素。
中醫藥膳食療小處方
養肝重點在於養肝陰、補肝血,中醫有補血即補肝的說法,肝陰植根于腎陰,固經常肝腎同補。

補肝方一:枸杞蛋湯
用料:枸杞子30克,紅棗10枚,雞蛋兩枚。
制法:枸杞子洗乾淨瀝幹,紅棗洗淨去核,一起放在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燒開後,加入雞蛋煮熟,調味即用。
吃法:分兩次食用。
功效:補肝腎,健脾胃,滋陰潤燥,養血除煩。適用於肝腎虧損、脾胃虛弱者以及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用。紅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具有增強免疫力及抗氧化等作用。
補肝方二:枸杞豬肝
用料:豬肝100克,枸杞子50克。
制法:豬肝與枸杞子共煮熟,調味即可。
用法:每日三次。
功用:能補肝、養血、明目。適用於肝血虛、視物模糊者食用。

補肝方三:丹參堡黃豆
用料:丹參10克,黃豆50克,蜂蜜適量。
制法:丹參洗淨,放入砂鍋中,黃豆洗淨用涼水浸泡1小時,撈出倒入鍋內,加水適量煲湯,煮至黃豆爛,檢出丹參,加蜂蜜調味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用:補虛養肝,活血祛瘀。適用於慢性肝炎,肝脾腫大者調補。
補肝方四:玫瑰茉莉花茶
用料:玫瑰花3克,茉莉花3克。
制法:將玫瑰花、茉莉花一同沖泡,用沸水浸泡5-10分鐘。
功用:疏肝理氣。適用於治療脅肋脹痛,胸脘鬱悶。

補肝方五:疏肝茶
用料:元胡6克,北沙參、橘紅、白芍各3克,生甘草2克,玫瑰花、青茶各三克。
制法:將上述藥物鹽城粗末,每次取15克紗布包好,置於保溫杯中,用沸水沖泡。
用法:代茶頻飲。每日一劑,連飲3個月為一個療程。
功用:適用於治療慢性肝炎伴脘悶、不思納穀、身重困倦。胃中灼熱嘈雜、吞酸口苦者忌用。
補肝方六:虎杖大棗湯
用料:虎杖、大棗(劈開)各50克。
制法:將上述藥物加適量水煎服。
用法:每日一劑,午睡後服,50劑一療程。
功用:抗乙肝病毒,降低轉氨酶。適用於治療病毒性肝炎。

方七:雞骨草煲紅棗
用料:雞骨草60克,紅棗10枚。
制法:將雞骨草、紅棗放入砂鍋中,加水750毫升。
用法:每日一次,連服5-7天。
功用:抗病毒,保肝,降酶。適用於治療活動期病毒性肝炎。
方八:丹參田雞湯
用料:丹參25克,紅棗4枚,田雞250克。
制法:將活田雞宰殺,去皮、爪和內臟,紅棗去殼,與丹參一起放入砂鍋中,燒沸後用文火煮約兩小時,調味。
用法:印堂吃肉。
功用:適用於治療慢性肝炎伴血瘀、體質虛弱、肝脾腫大、脅痛如刺。
方九:歸參燉母雞
用料:母雞一隻,當歸、黨參各15克,調料適量。
制法:將母雞殺後去毛和內臟洗盡,將當歸黨參洗淨後裝入雞腹內,將雞置於砂鍋內,加水適量,放少量調料,燉至肉爛。
用法:佐餐,每週3次。
功用:適用於治療恢復期慢性肝炎。

99健康網(www.99.com.cn)原創,歡迎轉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及連結,或完整保留此版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