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禁忌

飲食禁忌:下館子千萬別點這幾種菜

生活條件變好了,下館子逐漸成為百姓生活中的常事。不過美味背後,卻藏著一些健康隱患,比如油、鹽攝入往往超標,久而久之導致肥胖、高血壓。

下館子逐漸成為百姓生活中的常事

那麼到飯館吃飯有哪些禁忌呢?哪些菜是我們該點的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來看看,下館子需要注意什麼。

最好少喝湯,通常餐廳裡的湯,每100毫升裡就含有1.2—2克鹽

1.最好少喝湯

通常餐廳裡的湯,每100毫升裡就含有1.2—2克鹽。兩碗湯下肚,就可能吃下了5克鹽。排骨湯、雞湯等肉類的湯,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膽固 醇。如果一定要喝,最好選在飯前,這樣可減少食量,以免攝入額外的鹽。或者點豆腐湯、番茄雞蛋 湯等家常湯。若是宴請,可以點銀耳羹等。

2.少點三道假“素菜”

通常餐桌上剩下來的多是葷菜,蔬菜早被一搶而光。這是因為有些常點的素菜未必真素。

少點三道假“素菜”:地三鮮、過油茄子、幹煸豆角

其中,3道“素 菜”最不健康:地三鮮、過油茄子、幹煸豆角。

這三道菜都是洗過“油鍋澡”熱量比肉還高

這三道菜都是洗過“油鍋澡”,雖然原料都是素的,但 一過油,熱量比肉還高。點素菜,要點含油量低的,比如清炒空心菜、蒜茸拌茼蒿等。

3、點菜不要太好“色”

按常理來說,從後廚端出的肉菜,顏色應當並不漂亮。

點菜不要太好“色”

炒牛肉絲就是褐色的,炒豬裡脊肉絲就該是灰白色的,即便用醬油把肉染成紅色,也只能是紅褐的醬色。

餐館使用亞硝酸鹽會對肉製品“潤色”

而餐館在炒肉菜前,會對肉製品“潤色”,使用亞硝酸鹽這種發色劑,這樣炒出來的肉質鮮嫩,顏色也好看。所以那些看起來過於鮮豔的菜,還是少點為妙。

4、涼菜不該讓葷食唱“主角”

很多人習慣性地點醬牛肉、千層脆耳等涼菜開胃。其實,選一些清爽的素食涼菜,能平衡主菜油脂過多和 蛋白質過剩的問題。

涼菜不該讓葷食唱“主角”

像生拌、蘸醬類蔬菜,以及澱粉含量高的涼菜如蕨根粉等一些些清爽的食物可以保證一餐中的膳食纖維和鉀、鎂元素的攝入,還能避免蛋白質作為能量被浪費。

5、少點蒸、煮、燉、拌的菜

這樣的烹調方式不但能保住營養,脂肪含量和卡路里也低很多。儘量少點含有油炸、香煎、或幹鍋等字樣 的菜。

少點蒸、煮、燉、拌的菜

特別是幹煸菜,傳統方法是用少量的油長時間煸制,但現在大部分餐館為了省事,直接用大量油來炸,不但使維生素損失殆盡,蛋白質、澱粉、脂肪等營養素也被破壞,甚至產生致癌物。

6、主食少點麵條餃子

調查發現,麵食類食品含鹽量較高,普遍高於米食類。麵條最鹹,一小碗麵條(50克)光是麵條就含350毫克鈉,加上調料含鹽量更高。其他的高鹽主食依次為餃子、家常餅、包子。

主食少點麵條餃子

而我們印象中覺得口感較鹹的炒飯,含鹽量反而排在後面。在外就餐時,儘量選做法簡單的主食,比如白米飯、白饅頭、蒸煮粗糧等。如果要喝粥,儘量少選帶肉的粥,比如皮蛋瘦肉粥、艇仔粥,不妨多選紅豆粥、綠豆粥、玉米粥等。

7、少點小涼菜 也是重口味

人們往往以為,清淡的涼菜可以起到開胃、調味、配合主菜的作用,但出人意料的是,這次調查發現,餐館裡的涼菜往往也是“重口味”。

少點小涼菜 也是重口味

100克水產類涼菜(比如涼拌海蜇,鹹魚等)、醬肉等含鈉量可達500毫克,之後依次為蛋類、肉類、菌藻類、豆製品類。涼拌蔬菜鈉含量相對較低,為280毫克。

醬肉、醃制小菜等涼菜含鹽量很多,最好少吃。涼拌蔬菜類比較清淡,可以適當吃一些。建議點涼菜時選擇生菜蘸醬的方式,儘量少吃鹽。

8、蓋澆飯並不是好的選擇

饑腸轆轆時來一盤熱騰騰的蓋澆飯成為很多人的選擇,食用方便、飯菜結合、美味可口是大家對它的評價。

蓋澆飯並不是好的選擇

但從營養和健康的角度來說,目前有不少蓋澆飯存在油鹽超標等問題,長期吃這類蓋澆飯,可能會帶來高血脂的風險。

9、清淡的菜原料更新鮮

很多人到飯店願意點“下飯”的重口味菜,有時選對了 食材卻忽略了做法。

清淡的菜原料更新鮮

其實,一桌有一兩個濃味菜肴即可,其餘應搭配口感清爽的菜,這樣不至於令味蕾過分疲憊。而且濃味烹調往往會遮蓋原料的不新鮮氣味 和較為低劣的質感。所以,吃魚最好選擇清蒸,蔬菜選擇涼拌或清炒,肉類選擇清燉,海鮮選擇白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