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慢性疾病剋星——中藥薰蒸療法

文章導讀

“汽浴療法”學名叫中藥薰蒸療法,它是一種外治療法,將藥物用水煮沸後,所產生的的蒸汽薰蒸病人患處,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新方法。對一些慢性疾病療效很好。中藥薰蒸療法根據薰蒸的部位,可分為全身薰蒸療法和局部薰蒸療法。根據中醫辨證施治原則,針對不同疾病不同分型辨證論治,應配製相應不同的中藥,以4~8味為宜。

薰蒸治療過程中,熱與中藥這一對治療因數相互影響、共同作用於機體從而產生協同和增效作用。熱是一種物理因數,熱療屬物理療法的範疇。薰蒸過程的熱效應是由源源不斷的熱藥蒸汽以對流和傳導的方式直接作用於人體。而中藥治療效應或是由薰蒸藥物中逸出的中藥粒子作用於體表直接產生殺蟲、殺菌、消炎、止癢、治痛等作用;或是經透皮吸收進入人體,通過激動組織細胞的受體或參與調節新陳代謝水準等生化過程發揮藥療作用。中藥薰蒸過程中,豐富的熱能和對症藥物持續作用於人體,便出現一系列生理、藥理效應。其療效頗佳,目前已在中醫臨床廣泛使用。

中藥薰蒸療法主要適應症有:

精神科疾病:中風、(偏)頭痛、睡眠障礙、抑鬱症、焦慮症。

骨科疾病:肩周炎、網球肘、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增生性骨關節病、骨折遲愈等。

婦科疾病:盆腔炎、附件炎、痛經等。

皮膚科疾病:濕疹、蕁麻疹、牛皮癬、痤瘡等。

外科疾病:痔瘡、前列腺炎等。

此外,薰蒸療法還非常適合慢性疲勞綜合征、亞健康人群。

中藥薰蒸療法禁忌症:

高血壓、心絞痛、急性腦出血、急慢性心功能不全等。

中藥薰蒸療法注意事項:

中醫臨床治療過程中應注意觀察患者有無噁心、嘔吐、胸悶、氣促、心跳加快等不適。水溫以38℃~42℃為宜,嚴防汗出虛脫或頭暈,若有不適立即停止薰蒸。治療過程中應囑患者適當飲水。

此外,外治療法配合藥物,雙管齊下,療效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