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減肥 節後吃哪些食物可以減肥
一、蘋果幫助排除脂肪
近兩年來流行一句話:每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蘋果確實是很不錯的水果之一,而且熱量很低。由於蘋果裡含豐富的膳食纖維果膠,而果膠基本不含熱量,只是從人體經過,但它每次經過人體時,總會隨手帶走點什麼,比如脂肪、油脂。在幫助我刮油,減輕體重的同時,還會令皮膚更加光亮潤澤。
【營養師建議】:說到這有人就會說了,那我吃完飯馬上就吃一個蘋果吧,其實不必,如果你有胃口也可以,不過飯後2個小時左右吃也可以,效果是一樣的,因為人體消化食物,排解脂肪要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另外,很多人喜歡削了皮再吃,在這裡特別提醒,果皮當中的果膠是最豐富的。
二、山楂幫助消耗脂肪
我們常常在吃多了東西,不太好消化的時候吃點山楂丸,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迅速消化。因為山楂中含有的粗纖維高達20%,可促進腸蠕動。山楂還可以增加胃蛋白酶活性,所含的脂肪酶能促進脂肪分解,起到消食積、助消化作用,在消化肉類方面功效尤其顯著,它還有降血脂及血壓的作用,對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強化心臟分外有益。山楂助消化作用明顯。
【營養師建議】:楂能開胃消食,且對葷菜除油去膩作用,所以在家裡有時做葷菜會放幾顆山楂。另外,每100克山楂含維生素C 高達89毫克,吃肉菜時搭配山楂還可促進鐵的吸收。也可以煮點山楂罐頭等。
三、木瓜幫助分解脂肪
木瓜含有一種木瓜酵素,這些木瓜酵素不僅可分解蛋白質、糖類,更可分解脂肪,這可以說是木瓜最大的特色,通過分解脂肪可以去除贅肉,縮小肥大細胞,促進新陳代謝,及時把多餘脂肪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還可以整腸助消化,有治療腸胃炎、消化不良、預防消化系統癌變的作用。
【營養師建議】:可以搭配肉類一起烹調,這樣可以使肉類充滿了木瓜的清香,還因為木瓜酵素分解蛋白質的作用,使肉的口感更鮮嫩,和放過嫩肉粉一樣,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我們分解肉類中的脂肪,還能幫助多餘脂肪排出體外。另外,由於木瓜的營養豐富,但熱量卻極低,比號稱低熱量的蘋果還要低,所以也可以在飯前和飯後吃一些,也可達到分解脂肪,排出脂肪的作用。
四、食醋可促進脂肪代謝
現在常常有喝醋及果醋減肥的,而醋也確實有這種功效。食用醋中所含的氨基酸,不但可以分解體內脂肪,而且還可促進糖類、蛋白質等新陳代謝的順利進行,因此可起到良好的減肥效果。此外,在攝取過多的魚、肉、精白米、麵包等食物後,喝點醋能起到助消化的作用,醋含有揮發性物質及氨基酸等,能刺激大腦神經中樞,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增強消化功能。
【營養師建議】:在吃肉類時,不妨蘸著肉吃,在醋裡走一遍,此時的油膩以去除了一半。需要注意的是,腸胃不好,胃酸過多的人,要適量食用,不宜過多,可以採取涼拌菜的方式食醋,效果更好。
五、涼拌菜可抑制脂肪
我經常強調每餐要有一道涼拌蔬菜或者是菌藻類,其目的之一是要減少油脂的攝入,未經熱加工營養素流失更少,其二就是可抑制脂肪的吸收,也會減少脂肪的攝入。首先蔬菜裡面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都非常豐富,是我們人體的主要來源,再一個蔬菜中多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我們排出脂肪。另外涼拌蔬菜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平衡體內酸堿,如果我們先吃一些涼拌蔬菜,然後再吃葷菜,那麼會抑制很多脂肪的進入。
【營養師建議】:推薦兩到涼拌菜:涼拌心裡美(蘿蔔絲),涼拌木耳筍片。蘿蔔含有辛辣成分芥子油,具有促進脂肪類物質更好地進行新陳代謝作用,可避免脂肪在皮下堆積;黑木耳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一種特殊的植物膠原,這兩種物質能夠促進胃腸蠕動,促進腸道脂肪食物的排泄、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從而防止肥胖;同時,由於這兩種物質能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有利於體內大便中有毒物質的及時清除和排出。
六、酸梅湯多方面瓦解脂肪
夏天常有人喝酸梅湯解暑,其實酸梅湯最重要的作用是解油膩。酸梅湯中的主要原料烏梅、山楂可以有效解除人體體內多餘油膩,陳皮也可以有效抑制剩餘糖類轉化為脂肪。不僅如此,酸梅湯還是一種鹼性飲品,飲用後有助中和糖類和脂類的酸性效應,加速它們的代謝分解。因此,在大魚大肉時,您不妨選擇一杯自製的酸梅湯作為解油膩的上佳飲品。
【營養師建議】:外賣的酸梅湯很多添加了過多的糖分,不宜過多飲用,但作為替代碳酸飲料和甜飲料,這無疑也是上上之選。
七、大麥茶可去除脂肪
大麥茶應該說是名副其實的“保健飲料”。用焙炒過的大麥製成的大麥茶,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和膳食纖維,糖的含量也極低。春節這段時間的飲食多為,油膩、煎炸食品為主,幾餐下來不免容易引起食物積滯,甚至脂肪堆積。而大麥茶恰好有去油膩、助消化,益氣健胃,的功效。大麥茶還具有獨特的膳食纖維,溶於茶水中的膳食纖維,可以將腸胃中的“垃圾”帶出體外,使人輕鬆、健康,還不會帶來任何多餘熱量和負擔。
【營養師建議】:可以經常飲用,替代一部分水,也可在飯前和飯後喝一些。春節期間切記少喝或不喝碳酸飲料和甜飲料,因為那不僅僅是水,超高的糖分在體內仍然是要轉化成脂肪的,增加血脂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