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是什麼原因是不是腎虛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耳朵素有大腦“開關”之稱。如何保護這一重要“開關”,《廣州日報》記者走訪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教授、主任中醫師劉蓬。據他介紹,在耳科疾病中,耳鳴常先於其他症狀出現,成了其他疾病的早期“警報”。而中醫自古有“腎主耳”之說,使許多人認為耳鳴必是腎虛所致。但事實上,耳朵與其他臟腑經絡有著廣泛的聯繫,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氣血失調皆可導致耳鳴。中醫對耳鳴的治療分為虛證和實證兩大類,針對不同的證候運用方藥、針灸、按摩等方法一般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五臟六腑氣血失調皆可致耳鳴
“耳鳴是耳科常見的一大病症,目前醫學界對其發病機理仍不十分明瞭。”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教授、主任中醫師劉蓬介紹說。有統計顯示,17%~20%的成人有耳鳴,65歲以上老人發生率可達28%,耳疾患中耳鳴出現率高達85%。不少患者通常伴有煩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嚴重者可影響工作、娛樂和社會交往。
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因此許多人認為耳鳴可能與腎虛有關。臨床發現有病人在使用某些抗生素後會造成腎臟功能損壞,同時耳朵功能也會損壞,這就為腎開竅於耳提供了證據。我國明代醫籍《景嶽全書》早就指出“腎氣充足,則耳目聰明,若多勞傷血氣,精脫腎憊,必致聾聵。故人于中年之後,每多耳鳴,如風雨,如蟬鳴,如潮聲者,是皆陰衰腎虧而然。”
不過,劉蓬認為,如果認為所有的耳鳴都是腎虛引起的,就會走入誤區,因為耳朵與其他臟腑經絡有著廣泛的聯繫,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氣血失調皆可導致耳鳴。他說:“除了腎虛以外,風熱侵襲、肝火上擾清竅、痰火鬱結清竅、氣滯血淤、氣血虧虛等不同的原因都可以引起耳鳴。因此在臨床上需要仔細加以分辨,採取針對性的治療。”
治耳鳴要先探“虛實”
治療耳鳴,中醫講究要先探“虛實”,即首先要分清虛證和實證這兩大類。因為虛證和實證的治療原則是完全不同的,《黃帝內經》指出:“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即虛證要使用補法,實證要採用瀉法,如果顛倒過來,則不僅治療無效,甚至可能加重病情。臨床上常見到一些耳鳴患者,沒有經專科醫生詳細診治,就自己買些補腎藥來服用,效果不佳,有些甚至還加重了,其原因就是沒有分清“虛實”。
一般來說,外邪侵襲、肝火上擾、痰火鬱結、氣滯血淤等原因引起的耳鳴屬於實證耳鳴,患者的共同特點是起病較急,耳鳴聲音較大,音調較為低沉,患者的形體一般也比較壯實,講話的聲音洪亮。
相反,腎精虧損、氣血虧虛等原因引起的耳鳴屬於虛證耳鳴,患者的共同特點則是起病較為緩慢,病程較長,耳鳴的響度較低,音調較高,疲勞後耳鳴加重,年老體弱的人患耳鳴以虛證為多見。
劉蓬提醒說,許多耳鳴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減退,有些聽力減退患者自己在一般日常生活中還覺察不到,只是在做專科聽力檢查時才被發現,因此,耳鳴患者應特別留意自己的聽力,必要時應到耳鼻喉科用專業儀器進行聽力測試,這對於確定有無聽力下降以及分析耳鳴的原因都是非常必要的。
治療耳鳴要“對號入座”
劉蓬指出,分清虛證和實證只是中醫治療耳鳴的第一步,目的是確立治療的大方向(即用補法還是瀉法),要想具體落實到治療藥物,還需要在虛證和實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辨別不同的證型,就他多年的臨床所見,經常碰到的證型大致有以下六種:
風熱侵襲型
症狀:起病較急,病程較短,耳鳴音調較低沉,猶如吹風樣,耳內可有脹滿、堵塞的感覺,常伴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舌淡紅,苔薄白,脈浮數。
治療:應從肺論治,用疏風、宣肺、通竅法治療,可選用桑菊飲、銀翹散一類的方劑。常用藥物有:銀花、連翹、桑葉、菊花、桔梗、杏仁、荊芥、防風、蟬衣、石菖蒲等,痰多加栝蔞,鼻塞加辛夷、蒼耳子、白芷。
肝火上擾型
症狀:患者發病多較突然,耳鳴聲較大,與情緒變化關係密切,常常在鬱怒之後發生或加重。多伴有口苦、咽幹、心煩、頭昏、頭痛、急躁易怒等肝火上逆的症狀,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治療:應清肝泄熱通竅,方選龍膽瀉肝湯加減。常用藥物有:龍膽草、黃芩、柴胡、山梔、當歸、澤瀉、生地、木通、柴胡、菖蒲、蔓荊子等。
痰火鬱結型
症狀:此型病程一般較長,耳鳴、頭昏、頭沉、頭重、頭悶,耳內脹悶、堵塞感明顯,可伴有胸悶、納呆,舌質多較胖,邊有齒痕,苔厚膩,脈弦滑。
治療:治法應該化痰降火、和胃開竅,多選用二陳湯加減。常用藥物有:半夏、陳皮、茯苓、僵蠶、菖蒲、生苡仁、杏仁、黃芩、瓜蔞、膽南星等。
氣滯血淤型
症狀:此型耳鳴病程可長可短,除耳鳴外,全身其他症狀多不明顯,部分患者可見到舌質暗紅或有淤斑淤點,脈弦澀。
治療:治療原則是行氣活血,化淤通竅,方劑可選用通竅活血湯加減。常用藥物有:桃仁、紅花、川芎、丹參、當歸尾、赤芍、香附、柴胡、枳殼、毛冬青等。
腎精虧虛型
症狀:此型病程較長,據臨床情況來看,以老年人發病較多。耳內猶如蟬鳴,鳴聲一般不會很響,可伴有腰膝酸軟、眼花、眼乾澀、夜尿增多、盜汗、失眠等症狀。
治療:以補腎益精、滋陰潛陽為主,方選耳聾左慈丸,常用藥物有:生熟地、山萸肉、山藥、菖蒲、牛膝、菟絲子、覆盆子、蟬衣、磁石、神曲、葛根、磁石等。
氣血虧虛型
症狀:患者耳鳴病程較長,多表現出精神差,疲乏無力,頭昏,勞累後耳鳴加重,食欲減退,大便稀溏,舌質淡,苔薄白或厚,脈弱。
治療:原則是以健脾益氣,升陽通竅,可選擇補中益氣湯、參苓白術散、八珍湯一類方劑。常用藥物有:黨參、黃芪、白術、升麻、葛根、柴胡、陳皮、半夏、當歸、菖蒲等。
“鳴天鼓”有助開竅聰耳
劉蓬說,除了吃中藥和飲食調理外,耳鳴患者也可試試針灸。在運針手法上用平補平瀉手法,或虛證用補法,實證用瀉法,每次留針30分鐘,每10分鐘行針一次,10天為一療程。另外,還可用王不留行籽、磁朱丸壓耳穴,5天更換耳穴一次,5次一療程。
他提醒,上述的療法基本都必須由專業的醫師來施針,而下面介紹的“鳴天鼓”按摩療法一般人都可自己試一試:首先以雙手指按摩耳廓四周,再用雙手中指端塞入外耳道,前後旋轉後突然鬆手。並以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廓、耳垂上下擦搓,使整個耳部發熱。然後,兩掌分別緊貼於耳部,掌心將耳蓋嚴,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餘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錯叩擊頭後枕骨部,即腦戶、風府、啞門穴處,耳朵裡“咚咚”地響,有如擊鼓聲,因此被形象地稱為“鳴天鼓”法。這一方法有醒腦開竅、寧眩聰耳的作用,每天1~2次,不僅可作為日常養生保健方法,而且對於中老年常見的耳鳴、眩暈、失眠、頭痛、神經衰弱等病症有良好的療效。
小竅門
睡眠要充足
環境別太靜
劉蓬說,耳鳴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治療耳鳴的過程中,患者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1.要有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一旦有耳鳴,不要過度緊張,在配合治療的同時可培養一些興趣來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分散自己對耳鳴的關注。
2.避免在高分貝的雜訊環境下長時間逗留,但也不要處於過分安靜的環境中,因為大部分耳鳴在寂靜的環境中更明顯。如果環境特別安靜以致耳鳴惱人,可適當製造一些音量適當的背景聲音來分散注意力,如聽聽音樂、看看電視。
3.要避免或謹慎地使用耳毒性藥物,少吸煙,少飲酒。
4.生活作息要有規律,切記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因為失眠與耳鳴之間有密切的關係,耳鳴可以影響睡眠,而睡眠不足又會加重耳鳴,形成惡性循環。
5.因此,在配合治療過程中既要有恒心,也要有信心,要有長期治療的心理準備。
此外專家還指出,常吃下列一些食物,有助於恢復和保持良好的聽力:
富含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蔔、南瓜、番茄等;
富含鋅元素的食物:如魚、瘦肉、牛羊肉、乳製品、芝麻、核桃、花生、大豆等;
富含鎂元素的食物:如紅棗、核桃、芝麻、香蕉、菠菜、海帶、紫菜;
富含維生素D和鈣的食物:如骨頭湯、脫脂奶、鈣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