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豆腐營養又美味 推薦不同豆腐菜肴

南北派系之豆腐淵源

豆腐的起源和典故眾說紛紜,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的記載:“豆腐之法,始于漢淮南王劉安。凡黑豆、黃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綠豆之類,皆可為之。”各種豆子先要洗淨,磨成豆漿,煮開後加入石膏或鹽鹵使凝結成塊,壓去一部分水分後就成為了豆腐。這豆腐看似簡單,卻是派系分明,通常南方習慣以石膏為凝固劑,製成的豆腐口感軟嫩鮮滑,色澤白潤,適合入湯或涼拌,也稱為南豆腐;而北方則愛用鹽鹵為凝固劑,製成的豆腐口感粗糙濃香,色澤偏黃,適合涮鍋或煎炒炸,就叫做北豆腐。

最具代表性的南豆腐菜肴也許是川菜中的麻婆豆腐,滑嫩的豆腐翻卷在濃稠辣油中,一片雪白鮮紅,在視覺上已是非常強烈的刺激。加上麻椒鮮香伴隨辣味撲鼻而入,舀一勺放在嘴裡,“麻、辣、燙、鮮、嫩、香、酥”,七味混雜——更有資深食客蔡瀾形容,其醇厚嫩滑口感,與水果之皇榴槤異常相似。除了上好的豆腐,還需要豬肉末(或牛羊肉末)、大蒜茸、花椒粉、麻油、紅椒油、豆瓣等佐料混合調味,才叫正宗。

不過時至今日,豆腐已經沒有了地域區分,人們只是根據南北豆腐的質感來採取不同的烹飪手段。而最能體現這一點的,當屬大江南北通吃的臭豆腐與豆腐腦。前者是將豆腐浸至鹵水,直到發黴長毛,顏色變灰。臭氣撲鼻。放進油鍋慢慢炸,蘸食辣醬或甜麵醬,濃香誘人。後者則是將豆漿以旺火燒開,倒入用清水化開的熟石膏,約5分鐘後形成半凝固狀即成,可以加入醬油等調味料鹹吃。

自古以來古人讚美豆腐的文字無數,當屬蘇東坡在《蜜酒歌答二猶子與王即和》中寫到的句子最誘人,“脯青苔,炙青蒲,爛蒸鵝鴨乃瓠壺。煮豆作乳脂為酥,高燒油燭斟蜜酒。”傳說這位愛吃的文學家當年官職被貶,薪俸不高,生活過得比較簡樸,招待客人都要親自下廚做菜。精心烹製,用味醇色美的豆腐菜招待親朋好友。於是不僅歷史上有“東坡肉”這種厲害的食物傳承下來,“東坡豆腐”也流傳甚廣,至今都有所耳聞。

異域滋味之世界豆腐

某份關於“英國人最不能下嚥的食物”調查中,豆腐赫然在列。若沒有各種強烈調味料的伴隨,它只是清清淨淨的一個方塊,還帶點豆腥,確實不那麼容易讓歐美人接受。然而在毗鄰中國的各個東南亞國家裡,興許是因為都對於“禪”文化有所瞭解,懂得發揮豆腐特有的滋味,反而根據自家飲食風俗,將它製成了帶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美味食物。

娘惹炸豆腐

自十五世紀起,中國人和馬來人的通婚發展出中馬合併的娘惹文化,而飲食習慣更因為結合了中式烹飪手法與豐富的馬來香料,而廣受歡迎。

在娘惹廚房,可以嘗到這種具有混血風味的娘惹炸豆腐。由豆腐泥、蘑菇碎和鮮蝦茸混合,下鍋炸成金黃圓餅狀,切分,外皮酥脆,內裡的豆腐餡軟嫩無比,再蘸一下附帶的酸甜醬,成為夏季餐桌上討人歡喜的經典小食。對於在馬來西亞落地生根的華人來說,娘惹炸豆腐就像他們自己,用南亞的香脆熱情,裹著一顆細膩的華裔之心。

豆腐推薦

韓國豆腐湯

韓國人的家常菜肴中,豆腐湯和泡菜一樣,都是不可少的食物,泡菜、海鮮、鱈魚……各式各樣熱氣騰騰的豆腐湯鍋被端上席,在秋冬尤其抵禦寒冷。雖然叫豆腐湯,但跟中國湯可不一樣——以麻浦燒烤的海鮮豆腐湯為例,小小的石鍋內,蛤蜊、蝦、魷魚,紅澄澄的辣湯咕嘟咕嘟冒泡。隨著時間推移,鋪得滿滿的切片豆腐將越來越濃的湯汁吸收入味,無比鮮美。

日本芝麻豆腐

日本的芝麻豆腐是一味比較特別的豆腐菜式。將芝麻磨成糊,與豆漿融合均勻,再製作成豆腐,口感既帶有芝麻香,又有豆腐非常軟糯順滑的口感,很有意思。這味食物在日本許多傳統文化濃厚的地區或一些寺廟內可以找到,是比較著名的素食。日本料理店Suzuki則每日製作這樣的芝麻豆腐,作為套餐搭配的爽口又健康的前菜。

形同神似之翻版豆腐

豆腐的做法千變萬化,端上桌也各有各的精彩。然而許多打著豆腐名號的食品卻只是翻版之作,外在口味均形同神似,但製作工藝和材料方面卻有很大差異。

杏仁豆腐

有多少人認為杏仁豆腐是用豆腐做的呢,看它雪白的外觀,甜絲絲帶有涼意的口感,不仔細辨別還真看不出來。事實上,杏仁豆腐的豆腐在北方多用瓊脂(也俗稱凍粉)製成,南方地區則用玉米澱粉(俗稱粟粉)。將杏仁打成汁,加入瓊脂或玉米澱粉,與牛奶一起煮沸,晾涼冷藏。食用時劃成小塊,撒上桂花或水果丁即可。而南鑼鼓巷深處的Alba,傳說中特別實在、奶味十足的杏仁豆腐就在此地。

Alba,東城區南鑼鼓巷79號

乳酪豆腐

和杏仁豆腐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乳酪豆腐。它和內蒙古、新疆地區的奶豆腐可不是一回事,是將豆漿、椰漿、乳酪一起研磨成漿,再凝結而成,甚至比一般豆腐更細膩軟滑。搭配適量金黃的蟹黃醬及上好的黑魚子,咸香宜人。混合出色的口感,濃淡所至,一氣呵成。紅邸不知道是不是乳酪豆腐的原創地,但當年開店之時這道菜的確風靡一時。

前文中提到《芙蓉鎮》的米豆腐也是一種看起來像豆腐卻又不是豆腐的食物。它的製作過程和豆腐相似,但原料卻是大米——將大米淘洗浸泡後加水磨成米漿,入鍋燒沸攪成稠糊狀,加入少量的石灰水攪至熱熟,裝入盆內冷涼凝固後即成。吃起來特別簡單,將米豆腐切成條或片,將切好的大頭菜、鹽菜、酥黃豆、酥花生、蔥花撒上,再用小碗放入紅油、麻油、花椒油、醬油、醋、薑汁、蒜水等調料兌成汁,澆淋即可。

麻豆腐

最後,不能拉下老北京傳統小吃麻豆腐。

此物乃是生產豆漿的剩餘物資,當豆子放在石磨上加水研碾,就分成了三種東西。最細的成了豆漿;最稀的成了汁兒,即是豆汁;中間一層稠糊凝滯的暗綠色粉漿,裝布袋裡加熱一煮,濾去水分,就成了麻豆腐。因為是邊角料,便宜,就成了市井百姓的日常飲食,買回去用羊肉、羊尾巴油等物一炒當飯菜吃,叫做炒麻豆腐,雖然有點澀,但嚼起來也有股濃郁的豆香,別具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