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35 職場的尷尬
尷尬35
一位年近三十的軟體工程師說起自己上某大學軟體培訓班的經歷,不勝感慨:全班居然我最大,同學裡還有正在上高中的。比如JAVA這樣的技術,我們工作中很少使用,而大學電腦專業的學生沒有一個不會的,他們要比我們知識結構新得多。
據北京市中關村人才市場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很多前來招聘人才的企業都有年齡的限制,只是限制放得寬與不寬的問題。記者問一位元正在人才市場招聘的企業家:你們為什麼要對年齡作限制,年輕,好在哪?他說,一是身體條件好,二是家庭負擔輕,三是工作起來有創意、思想比較前衛。
用人單位還把35歲作為考察應聘者知識結構的一個標準。一家以資訊、通訊產業為主的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很多與通信、網路相關的專業都是在近兩年才發展起來的,35歲以下求職者普遍接受過這些方面的培訓,知識結構相對完善,上崗之後能夠委以重任,不用再接受額外的培訓。而且,員工結構年輕化可以讓企業更具活力和發展力。
一家保險公司的業務主管還認為,他要是真有能力,35歲以前早該有所成,若35歲還只是成家而沒立業,多少說明他在某方面的欠缺;另外,年輕求職者相對來說文化層次較高,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知識結構相對比較完善,而年齡較大的人則相對比較保守,環境適應能力不強,衝勁也相對較弱。
上述種種有關年齡的觀點,看似偏頗,但是也不見得沒有道理。否則,美國也沒有必要制定《雇傭年齡歧視法》。法律的存在也恰恰說明人的年齡可能與工作崗位、職位或者工作單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匹配關係。
穿越職場生死線
有了好的習慣,如果暫時沒有得到升遷,還需要一些小的技巧,幫助你更加安全度過35歲職業生死線,一般來說有三種解決方案。
第一:在企業內部橫向流動
如果你是吃青春飯的秘書,不妨在適當時機申請做人力資源工作,如果是IT研發人員,不妨申請做銷售闖蕩一下。一般來說,在企業內部轉行比到就業市場上轉行找工作要相對容易。
第二:盡可能提升職位
可以說,企業裁員時,職位越高,年齡要求就會相應寬鬆一些。因此,對於在職者來說,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職位,才能度過年齡危機。未雨綢繆,爭取提前為自己找到一個好位置。研究表明,中年職業危機主要出現在一些在組織中做初級職務的白領,很少出現在做管理職務的白領或者專業人士身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你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讓下屬尊重、讓老闆放心,在工作業績上保持領先,突出自己的工作能力,這樣晉升就有很大希望。記住,行與不行,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老闆永遠會重用工作能力強的人。
第三:跳槽
對35歲左右的求職者來說,求職時應該突出經驗。無論是在簡歷等求職資料上,還是在面試時都要著重說明這一點。因為35歲以上的求職者一般都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而且,應該打破傳統的求職方法,直接面試。一般來說,不少的用人單位一看到求職者簡歷上的歲數大於35的都有可能不被約見面試,結果這樣一點機會都沒有了。其實,我們大可以不用常規的求職方法去求職,而應獨闢蹊徑,用另一種方法去求職,打電話到相關企業去問需不需要像你這樣的人才。如果說要則立即約對方去面試。面試前的晚上一定要睡個好覺。這樣在面試時才會精神抖擻,使人對你的身體狀況有信心。
第四:獨闢蹊徑,進行創業
應該明確一點的是,並非所有的企業、行業都在順應年齡門檻風潮,超齡求職者就應向那些重視經驗與閱歷的企業或行業拓展。在平時應該注意多吸收一些行業的知識,並考慮業餘時間兼職,為自己轉行或者創業積累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