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從面色來觀察自己的健康
皮膚像透明的玻璃面,能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中醫深諳此理。“扁鵲見蔡桓公”,一見即知其病將入膏肓,面部氣色可望表裡。那你的臉色如何,你知道自己健康否?
正常面色
健康中國人的面色,一般是紅潤而有光澤,其中微泛黃色,表示血氣充盈。但也會因年齡、體質、遺傳、職業、日曬程度等因素又有所差別。但主要由3種基本色調構成:黑色的深淺因皮膚中黑色素成分的多少而定;黃色的濃淡則取決於角質層的厚薄,以及其間某些色素成分的含量;紅色的隱現與皮膚中毛細血管分佈的疏密、血管的充盈程度和血液流量有關。如果皮膚的顏色與其平時的膚色有較大的改變,排除了正常的外來影響的因素外,就要考慮疾病或亞健康的可能性。
蒼白臉色
一般是由於臉部毛細血管充盈不足而引起的,中醫認為大多為虛寒症或失血。面色蒼白而虛浮多是氣虛;面色蒼白而枯槁多為血虛。中醫認為呼吸系統狀況不佳臉色會發白;久病體虛、大出血、慢性腎炎等也會臉色發白;有貧血傾向的人,會因為血紅素不足而使臉色容易呈現白兼萎黃之色。
解決之道:
虛則補之。如果沒有特別的病症表現,食補是最好的辦法!原則是缺啥補啥。多補充堅果、水果、豆類、魚肉、雞肉等食物。必要的話,食用一些紅棗和枸杞也是不錯的方法。
潮紅臉色
在中醫看來,紅色多為熱症。血得熱則行,脈絡充盈,血流加速則皮膚呈現紅色。如滿面通紅,多是實熱;而兩顴緋紅,可能是陰虛火旺的虛熱。
解決之道:
臉色長期像嬰兒臉蛋一樣紅彤彤的人,要注意可能有心臟方面的疾病,請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排除病理性因素,可以塗抹一些藥膏來改善面部毛細血管擴張的狀況。對刺激性的食物說再見吧,同時避免對面部的冷熱刺激。當然,臉色發紅多半跟身體狀況有關,找醫生幫忙!
青紫臉色
關於面色青紫的病因,中醫認為多為寒症、痛症和肝病。為氣血不通、脈絡阻滯所致。簡單地說,如果血液中的還原血紅蛋白(一種沒有攜帶氧氣的血紅蛋白)增多、皮膚就會呈青紫色,醫學上稱為發紺,常常在舌、嘴唇、耳廓、面頰、肢端最為明顯。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臟病、肝病導致血液中廢物過多等,也都會使臉色變為青紫。
解決之道:
你太累了,或者是壓力太大,要不就是營養跟不上,再可能就是你病了,最好去醫院檢查檢查。如果是發紺,表示血液中缺氧,需要改善你的心肺功能。對於寒症,中醫理論通常要“祛寒”,多吃些牛羊肉、胡椒、生薑來激發熱能,加快新陳代謝。寒氣一去,身體“暖和”起來,臉色自然不再泛青。配以適當的運動效果當然更好!
發黃臉色
中醫認為面色發黃多因脾虛而水濕不化,或皮膚缺少氣血充養。而生活中常見的“黃疸”大多是由於肝細胞損害,或膽道阻塞使血液中膽紅素濃度超過正常範圍,滲入皮膚組織與黏膜而造成的,主要在急性黃疸型肝炎、膽結石、急性膽囊炎、肝硬化等患者中出現。還有一種可能是面部皮膚及手腳掌呈現明顯的黃色,多出現在秋冬季,原因很可能是進食大量的南瓜、胡蘿蔔導致了體內胡蘿蔔素異常增高。
解決之道:
對於偏食、營養不均衡引起的臉色偏黃,調整膳食結構、補充營養是頭條,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多吃高蛋白低脂的肉類,堅持食用石榴、木瓜,喝牛奶和杏仁露一定會轉好的。同時別忘了補脾和化濕。經常吃些薏仁、蓮子、龍眼和紅豆煲糖水。如果患上先天性胡蘿蔔素代謝轉換酶缺乏症,就和含胡蘿蔔素的食物絕緣吧。經常的熬夜、生活不規律也是“黃臉”出現的重大因素,當下就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吧!
黑色臉色
腎臟具有過濾的功能,能夠調節人體內水分的含量,內分泌系統則調節一些人體色素的代謝,如果出現問題,會使一些代謝產物淤積在體內,造成膚色呈現黯黑。一開始會在皮膚較薄的地方出現色素沉澱,慢慢從臉部擴散到全身。中醫認為臉色發黑多屬寒症;虛症,多見於腎虛和血淤,常為久病、重病,也是腎虧的表現,故常用補腎藥物來治療。
解決之道:
多食用具有護腎利尿作用的食物,如核桃、木耳、瘦肉、胡蘿蔔、冬瓜、番茄、柑橘、柿子、乾果類等。上述食物內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鋅類微量元素等,有利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同時,注意調節食物的酸鹼性,攝取鹼性的食物更為健康。核桃、黑木耳、黑豆、黑芝麻、淡菜、枸杞都是補腎佳品,用這些食材煲湯或煮粥食用,給身體長期的調養,另外,早晨空腹飲用一大杯蜂蜜水,也可以有效地排出體內毒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