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為何會引起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患者平常需注意這些
對于普通人來說,在日常生活中倘若造成足部磕碰或得到了創傷,都并不能給自身帶來很大影響,一般護理1-2天左右后,就會獲得明顯的改善。但同樣的足部磕碰與負傷針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就是一件比較嚴重的事情了,這很有可能會引起糖尿病足,而糖尿病足乃是糖尿病并發癥中具有致命特征的嚴重癥狀,該類患者甚至還有可能要面臨截肢。
那么,為何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并發糖尿病足呢?
第一:腳沒有得到足夠的血夜滋潤
一般來說,人體的血液循環是非常順暢的,血夜能夠很好地將O2及其各種營養物質輸送到人體的各個器官及組織,同時,它還能夠承擔運輸抗感染的細胞,并以此來維持人體機能的正常運轉。
而若是在生活中養成了抽煙、喝酒以及熬夜等習慣,或者身患動脈硬化,那么就極有可能促進下肢血管發生病變,造成下肢血管畸形或動脈硬化,在這種情況下,發生靜脈血栓或血管堵塞的幾率就會提升,血流速度也會顯著緩減,這對足部及其下肢遠端影響,通常較大。
當下肢不斷缺乏血氧供應時,容易出現疼痛和痙攣癥狀,部分還會干燥和泛紅還伴有間歇性跛行,倘若狀況較為嚴重,則會出現潰爛或壞疽。
第二:難以發現的腳部損害
在糖尿病病況不斷惡化的過程中,存有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就容易出現感覺神經損傷,這時,患者幾乎感覺不到熱、冷及其疼痛,腳針對外界的壓力和異物的認知敏感度也會下降,即便得到了創傷后,也難以及時發現,因此就會造成創口不斷惡化或是感染。
第三:感染使病情嚴重
假如患者長時間在酷熱、密閉的空間里呆著,就會進一步增加足部感染的幾率。糖尿病神經病變很容易遮蓋掉感染的典型癥狀,使患者難以及時體會到紅色熱痛。
此外,腳上的輕微擦傷、水泡及其皮膚皸裂等,都會極大提升足部負傷感染的幾率。當感染進一步發展時,就可能會導致深部膿腫及其骨髓炎,并引起筋膜炎或壞疽。
那么,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又應當怎么樣才能預防糖尿病足呢?
1.注意腳部衛生
平日里要盡量用37℃左右溫水泡腳,重視足部的清潔衛生管理;在洗澡前,務必先向水溫進行檢測,不要用熱水泡腳及其洗澡,以防將皮膚燙傷,并使肌膚受到破壞或出現感染狀況。
每次洗漱完畢后,得用質地柔軟的毛巾輕輕將兩腳水擦拭干凈,切記不能用粗糙物件用勁擦,以防將皮膚劃傷。
2.定期檢查兩腳
患者每天還要對腳跟、腳掌及其腳趾間隙開展仔細檢查,看看是否存有水泡、裂縫等狀況,若是有,一定要及時處理,必要時馬上就診。此外,為了避免足部皮膚皸裂,還可涂抹一些潤膚乳,但要注意繞開腳趾間。
3.選擇合適的鞋子和襪子
患者在鞋子和襪子的選擇上,也要以輕松、寬松為主,天天都要及時更換棉襪及其鞋,并注意保持鞋內部干燥。外出穿鞋前,要注意仔細確認一下鞋里邊是否有石塊或鋼釘,以免引起腳掌損壞,除此之外,還應盡量避免高跟鞋和尖頭鞋。
要盡量全方位地照顧好自己的腳,防止出現任何屬性的擠傷。假如足部流汗的現象本就比較多,那么也要注意一點,即千萬不要用輕鈣粉來泡腳,以免引起毛囊堵塞,從而引起感染。同時,針對不透氣的尼龍襪也要盡量“丟掉”,穿棉襪才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