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心理疾舶汙名化”烙印作梗

昨天,來自市康寧醫院的一項研究課題暴露出了市民尋求心理援助時的心結——怕心理疾病的“汙名化”,不少人收回了邁向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的腳步。這項課題隨機抽取了寧海、奉化、海曙、江東、江北五個縣(市)區600余名市民作為調查樣本。

【 現 象 】

心理援助高認可度與低求治率

據調查,超過八成半的市民十分認同心理學服務的作用;但在需要心理説明時,只有四成多表示會尋找專業機構。

調查發現:有六成多人認為持續心情低落是一種心理問題;有三分之二人認同正常人在某些時候也需要心理説明。在認為心理學服務有用的選項中,有86%的人認為有助於減輕學習與工作壓力;有89%的人認為可促進夫妻關係融洽;有85%的人認為在遇到如離婚、喪失親人等重大創傷時管用;有93%的人認為有助於教育孩子。

但在需要心理治療時,只有一成人選擇到綜合醫院心理科,三成多選擇去市心理諮詢中心。

【 原 因 】

心理疾病“汙名化”烙印作梗

心理援助的高認可度與低求治率是緣何造成的呢?記者採訪了數位在臨床一線從事心理治療的高年資醫生和社會工作者。他們一致認為,心理疾病的“汙名化”烙印是阻礙眾多市民尋求心理援助的深層次原因。

“汙名化”是指公眾對某些疾病的不良刻板印象,進而形成對這一疾病群體的社會歧視,將其列入有別于常人的“不正常人”之列,而使這一患病群體長期處於無形的社會排斥中。正因為存在著心理疾病的“汙名化”現象,使許多人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

市心身醫學分會主委、市一院院長阮列敏舉了一個例子,門診中一位38歲的女患者,大學文化,七八個月來持續失眠,情緒低落,上網查詢明白是患了抑鬱症,她卻不肯面對,寧可在中醫調理、神經內科間來回奔波,直至情緒完全失控被家人送到心理門診。她在康寧醫院住院治療間,寧可請事假成倍扣錢,也不想讓單位及同事知道自己出現心理障礙這一事實。她擔心說出去怕大家認為她腦子不正常,或有人乾脆將她與神經病等同,以後沒法立足社會,“飯碗”也難保。

【 處 方 】

全社會正確認識心理疾患

市康寧醫院院長、主任醫師胡珍玉說,許多人總把精神疾病想像得很可怕,一提起心理問題,就與放火、殺人等血腥場面聯繫起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其實,精神科疾病包括重型精神障礙症、精神官能症、心身疾病。心理問題還不在此範圍內,就如平常人會患感冒一樣,充其量只是得了“心理感冒”。在重型精神病患者中,有狂躁傾向的病人也只是少數。

康寧醫院副主任醫師禹海航說,處於社會轉型期,人們生活發生劇烈變動,更需要全社會對心理疾患有正確的認識。這些年通過心理健康促進工程,對心理疾患的包容度有所提高,但還需要更多的社會支援。近年來,我國的臺灣、上海等地也學習國外做法,開展了包括諮詢、藝術治療、舉辦活動、帶心理疾病患者去遠足等精神疾病的“去汙名化”活動,我市也可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