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

常吃菱角 健康又美容

秋食菱角益健康

菱角是我國傳統美食,在南方一些酒家食肆中,常見有以菱角為主或為輔的時令菜。在我國的眾多古老習俗中,老一代粵人家庭時興“拜月光”。佳節月圓時,供桌上時令美物——熟菱角是少不了的。而每年吃臘八粥時,南方臘八粥中常常離不開菱角,並作為一種可蔬可果的產品深受群眾喜愛。

中醫學認為,菱角味甘平,性涼,無毒。有祛毒解熱、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之功效。《本草綱目》中曾有記載,菱角能補脾胃、強股膝、健力益氣,菱粉粥有益胃腸,可解內熱。菱角同時也是現代女性美容減肥的輔助食品。紅菱脂肪含量很低,作為主食再適合不過;還可以清火祛燥,尤其適宜於消化不良、忌食油膩的人。

菱角的營養價值

現代研究發現,菱角營養非常豐富,每百克鮮菱肉含蛋白質3.6克,脂肪0.5克,糖類24克,並含有尼克酸、核黃素、維生素和鈣、磷、鐵等多種營養物質,含有多種氨基酸,被視為養生之果和秋季進補的藥膳佳品。

菱角嫩時皮脆肉美,食之有清香之味。菱角作為水果生食,能清熱生津,消暑解熱,除煩止渴;熟食能益氣健脾,祛病強身。成熟時肉厚甘美,是一種高熱量的食品,營養價值可與栗子媲美。秋游時,可以買些紅菱角生吃,既可以解渴,又能消除疲勞。

食用菱角一般都是蒸煮後食之,或曬乾後取米剁成細粒,熬粥食之。

菱角怎麼吃

菱角與牛肉共煮,不但味道鮮美,也是秋季時令補品,對解除神經痛、頭痛、關節痛、腰腿痛等病症有益。

菱角500克,黃芪15克,煮爛吃,有補腎作用,有助於防治遺精和尿頻等。

菱角肉100克,加薏米30克,煮成粥食,可用之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宮癌等。

經常飲用水煮菱葉汁,能增強視力。

用菱角肉和蓮子、山藥、芡實、藕、百合等煮食或磨粉蒸食,可治慢性腸炎等。

用菱角200克、紅棗10克和花生30克,加入適量紅糖,則具有助消化、調脾胃、益氣養血等功用。

鮮菱草莖(去葉及鬚根)120克,水煎服,治小兒頭部瘡毒,亦可解酒。

老菱角炒炭存性,研成細末,用麻油調敷患處,治頭面黃水瘡。

紅菱角曬乾研末,空腹服10克,紅痢時用老酒送下,白痢用米湯送下,治痢疾。

鮮菱蒂(菱柄),搽擦患處,每日數次,治贅疣(青年性扁平疣、多發性尋常疣)。

菱角粉10~50克,白糖適量,水煎成糊狀食用。有清暑解熱,除煩止渴,益氣健脾,解酒毒作用。適用於因酗酒引起之口苦、煩渴、咽痛等症。

菱角還具有益胃安中,滋潤皮膚,烏黑秀髮作用。

凡因傷風、受暑以致發熱,熱灼胃津而引起的口渴、食少、煩熱等傷損胃津者即可食之。

需要指出的是,菱角性寒滑,不宜多食;脾胃虛寒、便溏腹瀉、腎陽不足者均不宜食用。生食菱角時要注意防寄生蟲。

秋季食菱角要注意哪些­

秋季是菱角上市的季節,人們都喜愛食用。菱角營養豐富,每百克鮮菱肉含蛋白質3.6克,脂肪0.5克,糖類24克,並含有尼克酸、核黃素、維生素和鈣、磷、鐵等多種營養物質,含有多種氨基酸,被視為養生之果和秋季進補的藥膳佳品。

中醫學認為,菱角味甘平,性涼,無毒,生食能消暑解熱,除煩止渴,熟食能益氣健脾,祛病強身。用菱角500克,黃芪15克煮爛食用有補腎作用,可治遺精和尿頻等;用菱角200克、紅棗10克和花生30克,加入適量紅糖做成“大補湯”,則具有助消化、調脾胃、益氣養血等功用,對體虛的老人、脾胃虛寒和貧血的人都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然而,許多人吃生菱角用嘴啃皮,而不經消毒殺菌,很易感染上薑片蟲病。菱角生長在水中,易受到薑片蟲的侵染。薑片蟲蟲體肥厚,在顯微鏡下觀察極似切下的薑片,入人體後寄生於小腸內,導致營養不良、消瘦和貧血等,對小兒危害更大。薑片蟲有很強的吸附力,能牢固地吸附在腸壁上,使腸黏膜發炎、水腫,形成潰瘍。當人們生吃菱角後,附在菱角表面的薑片蟲幼蟲容易一同被食入人體。幼蟲在人的腸內發育為成蟲,引起症狀。患者表現有腹痛、腹瀉、噁心、嘔吐、大便稀薄和惡臭。兒童患者還有浮腫、貧血、腹脹等,久之影響生長發育。

預防感染薑片蟲的方法是,不用嘴啃菱殼,最好在食用前用高錳酸鉀溶液充分浸泡,再用清水洗刷乾淨。煮熟食用也可以防止感染薑片蟲。再則菱角性寒滑,不宜多食;脾胃虛寒、便溏腹瀉、腎陽不足者均不宜食用。

總結:秋季吃菱角是非常有益健康的,若是我們在吃菱角時,能注意一些吃菱角的禁忌,那就更好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