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

食療保健 每天吃多少肉最養人

一、根據年齡和性別推薦攝入量

1、1~3歲:75克;

2、4~6歲:100克;

3、7~10歲:120克;

4、11~13歲:男性140克;女性130克;

5、14~17歲:男性150克;女性140克;

6、60~75歲的老人:男性120克;女性110克;

7、75歲以上的老人,每天肉食不宜超過100克。

二、根據勞動程度和性別推薦攝入量

1、以腦力勞動為主的成人:男性140;女性120克;

2、從事輕體力勞動的成人:男性150克;女性130克;

3、從事中等強度勞動的成人:男性160克;女性140克;

4、從事重體力勞動的成人:男性190克;女性160克;

當然,各人的習慣和喜愛程度不一,對肉食亦可酌情有小幅度的增減。

要注意的是,肉食宜肥瘦皆用,並非越瘦越好,只要注意食用的量就好了。另外,午餐可多用些肉食,不要只在晚上大吃一頓。如果每週有一天只吃素,不吃肉,則更好。

老年人如何吃肉才健康

老人吃肉,是一個很現實而敏感的話題,實際上不少老人是喜歡吃肉的,但又怕吃出病來。那麼,老年人到底能不能吃肉,怎樣吃肉呢­

1、可以吃但有講究:肉類營養豐富,含有多種人體必不可少的物質,也是解“饞”的首選食物。但老人進食過多脂肪顯然有損健康。所以,吃豬、牛、羊肉,就不如吃鵝、鴨、雞肉。故有人提出:“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魚肉。”這話是很有道理的。

2、吃瘦肉安全嗎:有的人會說,不吃肥肉吃“瘦肉”總可以吧。其實,以豬瘦肉為例,其中就有一些肉眼看不見的隱性脂肪,約占20%。這對於患有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病、動脈硬化的症狀、及脂肪肝等病的老人,多吃也是不宜的。

3、肉與豆類搭配:這是因為豆製品中含有大量卵磷脂,可以乳化血漿,使總膽固醇與脂肪顆粒變小,懸浮於血漿中,不向血管壁沉積,能防止動脈硬化斑塊的形成。

4、魚肉的優勢:魚之肉是肉食中最好的一種,其肉質細嫩,比畜肉、禽肉更易消化吸收。同時魚肉中脂肪含量低,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更為妥當,常吃魚還有健腦作用。因此,對中老年人提倡多吃魚。

5、燉骨頭湯喝最理想:喝湯比吃肉好,原因是肉湯不僅鮮香味美,其蛋白質、鈣、鎂、磷含量更高。故常燉骨頭湯喝,脂肪可減少30—50%,膽固醇下降,不飽和脂肪酸增多,是老人理想的營養品。

總結:從古代的蘇東坡愛吃紅燒肉開始,人們就對各種肉類美食嚮往不已,但是肉要會吃才能吃的健康,吃的安心,所以,為了自身的健康就必須控制好肉類的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