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慢性直腸炎灌腸怎么做

慢性結腸炎以潰瘍性結腸炎較為普遍,是一種原因模糊不清的乙狀結腸炎癥,總會影響到十二指腸。多在飲食搭配不善、疲勞或精神抑郁時發病,病況輕和重的個人區別很大,臨床醫學多有腹痛、腹瀉與便秘更替出現的主要表現,應用中藥灌腸療法治療慢性結腸炎實際效果不錯。

一、黃菊花30g,白術茯苓15 g,防風10 g,甘草10 g,白芍8 g,米殼15g。便血深時加防風炭、云南白藥適當,潰瘍較普遍者加雷公藤6 g。上藥液煎后用兩層沙布過慮去渣,再回鍋萃取至60~80Ml,以藥水保留灌腸,每天晚上1次,持續7~10天為1個治療過程。

二、黃芩、白術茯苓、紫丹參、赤芍各20g,黃芩、柴胡、側柏葉、防風各15g,金銀花茶、蓮翹、白及、生地各10g,每劑藥煎3次,每一次煎藥水250Ml,3次共750Ml,在其中早、中飯前各服250Ml,剩下250Ml藥水于夜里用乳于清潔灌腸。

三、苦參30g,地榆15g,海棠花15g。水煎萃取至100~250Ml,另將珍珠層粉6g溶解藥水中,保留灌腸。若腹痛顯著可加沒藥、莪術以益氣活血,散瘀止疼;若便量增加,乙狀結腸水腫顯著者,能加生苡仁利濕消腫,健脾胃治腹瀉,清熱解毒放膿。

四、生蒲黃10g,仙鶴草、敗醬草、乳香各15g,沒藥6g,煅龍骨10g(先煎),生牡蠣10g(先煎),赤石脂10g(先煎)。將涂藥煎出200ml藥水,每天晚上臨睡前清潔灌腸,15天為1個治療過程。

五、以護墻板廠家研粉合白及,煎出黏性湯液保留灌腸,每3天1次,5次為1個治療過程。另將護墻板廠家、白及參半研末裝進膠襄,每一次2~3粒,于清潔灌腸慢性期服食,1個治療過程完畢后再服膠襄2周,醫治期內可停止使用別的藥物。

中醫藥灌腸療法醫治慢性結腸炎,能讓藥品立即抵達變病位置,另外還能具有部分清洗清理的功效,以做到治腹瀉消炎,解痙止疼,改進部分血液循環系統和基礎代謝,提高腸胃免疫功能,能提高潰瘍的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