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在哪個位置圖片
盆骨是軀體和下肢中間的骨性聯接,是適用軀體和維護骨盆內臟器官的關鍵構造。二針對女士而言,其盆骨的功效更為的關鍵,女性骨盆也是胎寶寶娩出時必經之路的骨性產門,其尺寸、形狀與孕婦分娩息息相關。盆骨形狀及構成骨間各徑線出現異常可造成異常分娩。一般 女性骨盆較男士盆骨寬而淺,有益于胎寶寶娩出。
一、骨盆在哪個部位照片
盆骨,相互連接脊柱和下肢中間的盆狀框架,由后才的骶、尾椎骨(脊柱最少的二塊骨)和左右兩個髖骨聯接而成的詳細骨環。骨盆帶是由骶骨、尾椎骨、髂骨、坐骨神經和趾骨(后三者通稱為“髖骨”)構成。成年人的髖骨由4個骨節組成:左骶髂關節、右骶髂關節(通稱SIJ)、骶尾骨節和坐骨結節骨節(通稱SPJ)。
二、骨盆有什么作用
1、骶骨與髂骨和骶骨與尾骨間,均有堅強不屈十字韌帶可用相連接,造成關節,一般不能活動,懷孕期間在兒童生長激素的影響下,十字韌帶稍微松弛,各關節因而稍微松動,對孕婦孕婦分娩有利。
2、兩側髂恥線及骶岬上緣的連線,造成盆盆骨骨界線。該界線上為大骨盆或稱假骨盆,下為小骨盆或真骨盆。大骨盆能可用懷孕時擴張的子宮,但與孕婦孕婦分娩無關緊要。臨床醫學專業上可通過觀察大骨盆的模樣和精準測量一些徑線等,來間歇性把握真骨盆的情況。
三、盆骨的種類
1.女型:
盆骨通道呈橫橢圓型,通道厚徑較前后左右徑稍長。盆骨外壁直。坐骨棘不突顯,恥骨弓較寬,坐骨棘間徑≥10cm,最普遍,為女士一切正常盆骨,在我國女性占52-58.9%。
2.偏平型:
骨盆通道呈長橢圓型,通道厚徑超過前后左右徑,骨盆外壁直,恥骨弓寬,骶骨喪失一切正常弧度,拉直向后翹或深弧型,故骨盆淺,比較普遍,在我國女性約占23.2%-29%。
3.類人猿型:
骨盆通道呈長橢圓型,通道前后左右徑超過厚徑,骨盆兩邊壁稍內聚力,坐骨棘較突顯,坐骨神經切跡較寬,恥骨弓窄小,骶骨向后歪斜,故盆骨前側窄小而后側較寬,骶骨通常有6節,類人猿型盆骨較其他類型深,在我國女性約占14.2%-18%
4.男型:
盆骨通道略呈三角形,兩邊壁內聚力,坐骨棘突顯,恥骨弓窄小。坐骨神經切跡窄呈高弓形,骶骨較直而前伸,致出入口后矢狀徑較短。骨骨盆呈布氏漏斗形,通常導致孕婦難產。罕見,在我國女性僅占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