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痔瘡不要擔心,因為它并不可怕!
據統計,國內約有半數成年人患有痔瘡;國外50歲以上的人患病率約為50%,至70歲時幾乎達到100%。看來,“十人九痔”的說法,不無道理。
那么為什么會患上痔瘡呢?每個人的肛管內都有一種組織襯墊,簡稱“肛墊”。肛墊含有豐富的靜脈血管平滑肌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組織,是正常的組織,它配合肛門括約肌起到閉合肛門的作用。這就像啤酒瓶,如果沒有瓶蓋內的膠墊起密封作用,酒就會漏出來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或在某些病理情況下,肛墊內的平滑肌和纖維組織逐漸老化,彈性變差或斷裂,如經常伴有便秘,排便時須過度用力,大而堅硬的糞便會使肛墊充血下移,或者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引起痔瘡。當然,還與長期飲酒及進食大量對胃腸道有刺激性食物等因素有關。
對于無癥狀的 痔瘡通常無需治療,對人影響小,完全可以不用處理。不行的話,頂多用點外用藥,很快就好了。有的人排便時會有疼痛感,甚至有時大便中會帶少量鮮血,只要調整好飲食,注意休息,必要時涂抹點藥膏就行。
對于有癥狀的痔瘡,醫生要用最簡單、最沒有干擾、最便宜、最能消除其癥狀的方法,目的只要減輕癥狀就行,不一定非得把痔瘡連根拔起。如果能用非手術療法(注射硬化劑、套扎激光、冷凍等)解決問題的,就盡量不要選擇手術。因為在人類的直腸和肛門內,隱藏著許多神經感受器和化學感受器,它們都有各自獨特的功能,且切除了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尤其是在發生一些嚴重的意外情況時,后果就會更加嚴重。然而,痔瘡發展到一定程度,在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用手術根治是必須的。
治療痔瘡的口服藥物多為中成藥,大部分都有相似的功效,如清熱解毒,保持大便通暢等,但須根據癥狀選擇。對于大便干燥容易出血者,可選用有潤滑腸道和肛門的藥物,減少出血現象的發生。出血量大的患者,可配合使用止血藥物如三七粉、云南白藥等。口苦、大便秘結者可選用痔瘡片,起清熱瀉火的作用。另外還可配合使用一些外用藥物如栓劑、軟膏劑貼劑等。
溫馨提示:請不要迷信專家,專家說的對不對,是需要后續的臨床試驗去不斷檢驗的,而且必定會有一些專家建議會被證偽。也不要蔑視專家,因為指南制定出來之前我們需要按照專家的意見去做,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參照專家的意見。
本站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