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流血怎么回事
腸炎的問題在臨床上是很常見的,很多人腸炎發作的時候會影響到排便的情況。排便的時候大便的性狀也會受到腸炎的影響。比如有些病人在腸炎發作的時候容易出現排便流血的癥狀。這種情況也要引起重視,這和腸炎的病情也有一定的關系,那么腸炎期間流血是怎么回事呢?詳細了解。
1.腸炎拉血多是由于急性腸道炎所引起的一種現象,患者多是由于腸道黏膜血管破裂導致的出血,還可能是由于潰瘍性結腸炎導致的,患者會出現便秘、腹痛等多種現象,建議患者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盡早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患者可以服用一些消炎的藥物,例如左氧氟沙星、諾氟沙星、阿奇霉素、羅紅霉素等藥物,必要時可以到醫院進行靜脈點滴青霉素幫助治療。
2.患有腸炎的病人在臨床上出現拉肚子出血的情況大多數是由于腸道內的一些炎癥反應所導致的。病人應該及時的服用一些抗炎殺菌的藥物來進行治療。然后再配合吃一些腸道益生菌來調節功能。 意見建議:建議病人平時一定要注意餐具的衛生和食物的衛生。平時在吃飯前和便后一定要洗手。
3.腸炎的病人表現為排便帶血,考慮是腸道黏膜充血、水腫,有黏膜壞死、脫落或者繼發感染所導致的,通常表現為暗血性的物質。如果是黏膜下血管局部受侵或者有破裂,表現為排新鮮的血液的糞便,病人也會有明顯的低血壓以及休克的癥狀,需要及時的進行擴容補充液體,可以補充羥乙基淀粉,必要時還需要進行急診胃腸鏡檢查、止血治療。同時也應該積極的抗感染,選擇廣譜的消炎藥物應用頭孢菌素。治療期間也應該監測血常規和內環境指標的變化,因為腸炎的病人表現為腹瀉、排便帶血,容易誘發內環境的失調、離子紊亂,需要積極的進行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