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嬰兒搖晃癥候群

嬰兒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除了自身的抵抗力比較差之外,平時在照顧小寶寶的時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不能猛烈的搖晃孩子,也不能長時間無數次的快速搖晃嬰兒,因為這會對孩子的腦部造成傷害,嚴重的甚至導致死亡,這就是嬰兒搖晃癥候群。下面咱們就來詳細看看吧。

所謂“嬰兒搖晃癥候群”,是指瞬間以不當的方式劇烈搖晃嬰幼兒,或長時間無數次的快速搖晃嬰幼兒,造成其腦部傷害,甚至死亡。

癥候群癥狀

臨床病例多發生于0-4歲的嬰兒或幼小兒童,但主要好發對象為0-8個月大的嬰兒,原因是嬰兒頸部較為柔軟、脆弱,及其身體比例和大人有差異,嬰兒的頭部比例約占身長得1/4,且嬰幼兒期腦部發育較快,因此,寶寶頭部的重量也約占全身重量的1/4,加上嬰幼兒顱底較為平坦,腦部不易固定,頸部又欠缺支撐力,因此,當大人或外力施予部當激烈搖晃,或是將嬰幼兒背在大人背上,卻疏忽給予他們頸部支撐,都有可能導致嬰幼兒永久性的腦部傷害,產生許多后遺癥,造成無法抹滅的遺憾。

1、腦出血不論大人還是孩子,腦內組織都如“豆腐”般脆弱,必須避免受到外力的撞擊,才能保護大腦組織的安全,特別是不滿1歲的寶寶,更需要注意頭部的安全。因為出生時嬰兒大腦的重量已接近成人的二分之一,但體重大約只有成人的二十分之一,并且嬰兒的頸部肌肉群肌力比較弱,不足以支撐寶寶的頭部。另外,嬰兒顱底及內面較平滑,腦組織固定不是很結實,受到強大的外力時容易晃動,大腦表面與頭骨下的靜脈相接的血管也會晃動。晃動的大腦組織很容易被突然改變的外力“撕裂”,引發硬腦膜下或蜘蛛膜下腔出血等急癥,眼球玻璃體也會因劇烈搖晃而引起視網膜出血。

2、意識不清醒出血之后,顱內壓會急速上升,從而產生一系列癥狀,如食欲不振、嘔吐、嗜睡、抽搐、四肢無力、意識昏迷等神經系統癥狀。這種因人為劇烈搖晃而引發腦出血,并引起諸多神經系統的癥狀,就是“嬰兒搖晃癥候群”。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受傷害的嬰兒并無明顯外傷,卻都受過力道大小不一的搖晃或撞擊。有搖晃癥候群的寶寶,初期可能只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煩躁不安,接著出現抽搐或意識不清等現象。抽搐也許是偶發或局部抽搐,但也有可能頻繁發生,嚴重者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

如何正確安撫寶寶

1、掌控寶寶情緒。面對寶寶哭鬧不休,的確會讓許多父母深感頭痛,尤其是新手父母因照顧經驗不足更容易手足無措。醫生提醒,雖然寶寶的哭聲會令家長心煩意亂,但是必須了解到,“哭”是嬰兒對外溝通的語言,他們只能用不同的哭聲來表達自己的各種情感和要求。父母若能常與寶寶玩游戲,觀察、了解他的喜怒哀樂,并適時給予回應,就能與寶寶建立親密的互動關系。充分掌握寶寶的情緒狀況后,家長才能“見招拆招”,也不致于發生寶寶哭個不停,父母卻不知如何是好的窘境。

2、幫寶寶按摩。究竟該如何安撫哭泣的寶寶,除了耐心以對外,父母可幫寶寶按摩,還可以通過身體的親密接觸以緩解寶寶的情緒,避免抱著搖晃且疏忽力道的拿捏而不慎傷害寶寶。父母可拿玩具或外出散步吸引寶寶以轉移注意力,讓寶寶停止哭泣。如果自覺快要失去耐心了,也不要勉強,應該請家中其他有經驗的成員幫忙哄寶寶,給自己松口氣的時間,避免因自身情緒失控做出令人遺憾的事情。

3、及時送醫治療。如果安撫了很久還無法讓寶寶停止哭泣,這時最好考慮送醫,因為在2~3個月大時,有嬰兒性腸絞痛的問題,5~9個月大則是腸套疊的好發年紀,需要專業的兒科醫師檢查,做綜合性的評估,才能真正解決寶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