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人的腦神經修復要多久

人們的腦神經修復是需要非常長的一段時間,人們在恢復期一定要做好準備,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每天都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不要讓自己太過于勞累和疲憊,等到自己的身體狀況稍微好轉后才能夠去從事輕松的工作,要注意勞逸結合,平時不要用腦過度,適當的服用一些修復的藥物。

神經修復學以功能恢復為目標,著眼于研究如何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質量。研究表明,大鼠少至5%的殘留纖維即可使癱瘓的后肢恢復部分或全部關節運動;當殘留達到10%時,截癱動物可站立甚至行走。因此,很少量殘留纖維即可恢復較好功能,殘留纖維稍有增加便有更大限度的功能改善。而當殘留比例超過40%時,大鼠后肢運動功能可達到正常。

研究顯示,人類中樞神經系統只要有10%~15%神經結構完整,就可保持近85%~90%功能。由于臨床治療最重要和根本的目標是獲得功能上的恢復,所以實踐中如果將治療目標確定為修復10%的神經結構,那么中樞神經臨床修復治療并非遙不可及。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雖然病變部位各異,致病因素也多種多樣,但中、后期基本病理均包括神經元的功能沉默、神經元的凋亡和(或)死亡、神經軸突脫髓鞘、神經傳導抑制等改變,神經修復學治療方法主要針對這些病理變化。

神經修復學研究目前側重在神經功能損害慢性期和后遺癥的研究。在神經損害早期,除了神經系統的急性破壞外,神經自動修復過程也逐步啟動,故神經保護干預可能是早期神經系統損傷治療的最佳選擇。而對于肌萎縮側索硬化、多發性硬化、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頓病等慢性進行性損害加重的病人,神經保護是神經修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