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胃出血幾天后就死了

胃病的出現,主要和不良飲食有很的的關系。一旦出現胃痛、噯氣等不適癥狀的時候,及時治療和調整飲食習慣,可以避免胃病加重。但是如果出現了胃潰瘍,或者胃出血的話,就要及時進行藥物治療了。一般胃出血量不多的話,并不會致死,但是如果出血量在1000毫升2000毫升,就會引起死亡。

胃出血俗稱上消化道出血,40%以上是由胃、十二指腸潰瘍導致,工作過度勞累、日常飲食不規律、情緒異常緊張等有消化道病史的人群容易發病;其次是急性出血性胃炎導致的胃出血,這兩種原因導致的胃出血大部分經過正規治療后都能得到有效救治。另外是肝硬化導致的胃出血,肝硬化病人一般都會發展成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如果再食用粗糙食物、情緒過度刺激,食管胃底的靜脈血管爆裂就會發生大出血。胃出血的死亡率高達10%。

胃出血的癥狀一:

發熱。患者出現發熱現象,一般不超過38。5℃,可持續3-5天。

胃出血的癥狀二:

嘔血和黑便。胃出血癥狀多以嘔血和便血為主。患者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惡心嘔吐便可有嘔血,便血前有便意感,便后雙眼發黑、心慌,甚至暈厥、面色蒼白、口渴、脈快無力,血壓下降等。患者均有呈柏油樣黑糞。一般而言,當出血量大時,有黑便又有嘔血;而當出血量小時,常常僅有黑便。如果出血部位在十二指腸,嘔血較少見。

胃出血的癥狀三:

其他全身伴隨癥狀。若患者出血速度慢且血量少時,一般無明顯全身癥狀,僅在長時間出血后出現貧血。若出血量多又快,則會出現頭暈、眼花、神疲乏力、腹痛腹瀉、心跳過速、面色蒼白、出冷汗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