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豬骨頭的家常做法
隨著豬肉價格不斷上漲,豬骨頭的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雖然燉豬骨頭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但是營養價值是非常豐富的,對于兒童和老人來說,豬骨湯是生活中很好的營養補充食物。燉豬骨頭的家常做法有很多,簡單的只需燉煮即可,也可以加入一些滋補中藥,增加營養。
豬大骨頭的功效與作用十分豐富,豬骨性溫,味甘、咸,入脾、胃經,有補脾氣、潤腸胃等功效。骨頭湯中含有的膠原蛋白,能增強人體制造血細胞的能力。
別名:豬骨
禁忌人群:感冒發熱期間忌食,急性腸道炎感染者忌食;骨折初期(1~2周)不宜飲用排骨湯,中期可少量進食,后期飲用可達到很好的食療效果。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更適宜中老年人、青少年。
原料:
豬骨(扇骨、筒骨或脊骨)、豆腐、芥菜、蝦米、枸杞、鹽、醬油、熟油或辣椒醬油。
做法:
1、芥菜洗凈切段,豆腐洗凈切小塊,枸杞以清水浸透備用;
2、豬骨洗凈斬塊,飛水備用,開鍋煮開水,下豬骨、蝦米、枸杞猛火滾半小時;
3、然后以慢火煮一小時,下芥菜、豆腐煮開,調味即可。食用時拌以醬油、熟油或辣椒醬油。
燉湯前,先將洗凈的骨頭砸開,然后放入冷水,冷水一次性加足,并慢慢加溫,在水燒開后可適量加醋,因為醋能使骨頭里的磷、鈣溶解到湯內;同時,不要過早放鹽,因為鹽能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美;此外,推薦的燉具為壓力鍋,因為用壓力鍋熬湯的時間不會太長,而湯中的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損失不大,骨髓中所含的微量元素也易被人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