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抗生素易傷腎 9誤區應知道

抗生素就是在非常低濃度下對所有的生命物質有抑制和殺滅作用的藥物。比如我們針對細菌、病毒、寄生蟲甚至抗腫瘤的藥物都屬於抗生素的範疇。

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局部軟組織的瘀血、紅腫、疼痛、過敏反應引起的接觸性皮炎、藥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來進行治療。而且抗生素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殺滅微生物的,沒有預防感染的作用。

誤區一:抗生素=消炎藥

抗生素不直接針對炎症發揮作用,而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殺滅的作用。消炎藥是針對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鎮痛藥。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局部軟組織的瘀血、紅腫、疼痛、過敏反應引起的接觸性皮炎、藥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來進行治療。

誤區二:抗生素可預防感染

抗生素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殺滅微生物的,沒有預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引起細菌耐藥。

誤區三:廣譜抗生素優於窄譜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原則是能用窄譜的不用廣譜;能用低級的不用高級的;用一種能解決問題的就不用兩種;輕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聯合使用抗生素。在沒有明確病原微生物時可以使用廣譜抗生素,如果明確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譜抗生素,否則容易增強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

誤區四: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貴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其實每種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優勢劣勢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選擇,堅持個體化給藥。新的抗生素的誕生往往是因為老的抗生素發生了耐藥,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療效,應當使用老的抗生素。

誤區五:使用種類越多越有效

合併用藥的種類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發生率就越高。一般來說,為避免耐藥和毒副作用的產生,能用一種抗生素解決的問題絕不應使用兩種。

 

誤區六:感冒發熱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抗生素只對細菌性☆禁☆感冒有用。

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發熱。由病毒引起的感冒發熱,抗生素無效。此外,就算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熱也有多種不同的類型,比如結核引起的發熱,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而耽誤了正規抗癆治療則會貽誤病情。

誤區七:頻繁更換抗生素

抗生素的療效有一個週期問題,如果使用某種抗生素的療效暫時不好,首先應當考慮用藥時間不足。此外,給藥途徑不當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狀態等因素也可影響抗生素的療效。如果與這些因素有關,只要加以調整,療效就會提高。頻繁更換藥物,會造成用藥混亂,從而傷害身體。況且,頻繁換藥很容易使細菌產生對多種藥物的耐藥性。

誤區八:一旦有效就停藥

抗生素的使用有一個週期,如果有了一點效果就停藥的話,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經好轉的病情也可能因為殘餘細菌作怪而反彈。

誤區九:服用抗生素補吃益生菌食物

有些人以為,服用抗生素會殺掉很多體內的有益菌,因此在吃藥的同時喝瓶優酪乳來補充益生菌。專家指出,這其實是一個誤區:抗生素的作用是殺菌,而優酪乳中的活性細菌會被抗生素殺死,所以吃抗生素一定要跟喝優酪乳的時間錯開。

專家指出,抗生素如果與含有益生菌成分的藥物同時使用,就會影響後者的療效。因此兩類藥物的服用時間至少應間隔兩小時以上。如今有些優酪乳等乳製品中也含有益生菌,為避免影響藥物療效,服用抗生素前後半小時左右也不宜食用含益生菌的食品。

溫馨提示:抗生素易傷腎 感冒選中醫

腎病患者由於體質差,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冒。感冒後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尿蛋白反彈,尿中隱血增多,血壓升高等,甚至誘發腎功能急劇惡化。可見感冒是誘發和加重腎病的常見影響因素。而很多腎病患者感冒後不予重視,隨便到藥店買些抗感冒藥、抗生素口服或者到附近醫院靜滴抗生素,以為感冒好了也就沒事了,其實不然。

一般感冒不需要應用抗生素治療,只有體溫超過38.5℃,血象升高時才可選用對腎功能損害小的抗生素。但無論何種抗生素,或多或少都會對腎臟產生不利影響。大多數腎病患者感冒後適宜辨證運用中藥治療,在補腎清利基礎之上酌加疏風解表之品,感冒症狀能明顯緩解,腎功能亦得以改善。因此,一般腎病患者發生感冒後最好還是到中醫腎科或呼吸科大夫處去進行中醫治療,經辨證運用中藥或中成藥,既能治癒感冒又不影響腎功能,還能增強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