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止瀉藥一覽表
拉肚子的現象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常見,也就是腹瀉。偶爾拉肚子問題不是很大,但頻繁的拉肚子就需要適當的使用止瀉藥進行止瀉了,否則容易導致患者脫水。生活中,很多人都非常關心常見的止血藥。下面就來看看常用止瀉藥一覽表中的一些止瀉藥類型。
(1)鞣酸蛋白:是鞣酸和蛋白質的結合制劑。口服后蛋白部分在腸道內被消化,釋放出來的鞣酸,能在發炎的腸粘膜表面沉淀蛋白質,形成一層保護膜,減低了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使炎癥滲出減少,同時減低了腸內有害物質對神經末梢的刺激,有利于炎癥的消散和抑制腸蠕動,發揮止瀉功效。常用劑量成人每次4—8片,每日3次口服。
(2)次碳酸鉍:屬于吸附藥,此類藥還包括活性炭等。它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溶解,呈細微粉末狀。口服后能在發炎的腸道內機械地吸附細菌、毒素和炎癥產物;另一方面能附著在腸粘膜上,減緩炎癥刺激,達到止瀉目的。每片0.3克,1次1—3片,每日服3次。
(3)鹽酸苯乙哌啶:是人工合成的止瀉藥,具有收斂及減少腸蠕動的作用,適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瀉的對癥治療。對于急、慢性細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在應用特異性抗炎藥物的同時應用本藥,有助于腹瀉癥狀的控制。復方苯乙哌啶是苯乙哌啶2.5毫克加入硫酸阿托品0.025毫克,每次1—2片,每日服3次。
這些止瀉藥只能起到單純的對癥治療作用,故只適用于功能性腹瀉,對于細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的急性腹瀉,應以抗菌藥物治療為主,必要時加用止瀉藥。
腹瀉的原因
1、飲食不潔
由于飲食不干凈,導致大腸桿菌、沙門菌、志賀氏菌等感染,引起的腹瀉,導致大便不成形經常拉稀。
2、腸炎引起
由于濫用藥物、病毒感染等引起的腸炎,也會導致大便不成形,便多為稀癥。
3、消化不良引起
飲食無規律、進食過多、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由于胃動力不足導致食物在胃內滯留,引起大便不成形,次數多,并且多成拉稀狀。
4、胃腸功能紊亂
由于胃腸功紊亂導致的大便不成形、拉稀,多變現為便秘與腹瀉交替發生。
5、年齡增長
隨著年齡增長,部分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加,身體免疫力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