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肉的營養價值
眾所周知的是孔雀是一種觀賞價值較高的動物,因此在所有動物園中都可以看見孔雀的身影,尤其是當孔雀開屏之時,總會吸引大批游客的目光。其實許多人都不知道,孔雀也是可以食用的,并且孔雀肉的營養價值也相對較高。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孔雀肉的營養價值到底是什么。
孔雀肉,蛋白質含量為28%,脂肪為1%,富含人體所需的十幾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的野味珍品。
孔雀肉所含的各種無機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比雞肉高,并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A、E及水溶性維生素,尤其含豐富的維生素A、E和B2,其含量為雞肝的2~3倍。
氨基酸總量為130.4 mg•g,礦物質中鋅含量為0.1969 mg•g,鈉含量為1.98 mg•g,維生素C含量為0.303 mg•g。骨鈣含量達20%左右,磷為9%,鈣磷比為2.1,優于牛奶的鈣磷比,與人奶鈣磷比例非常接近,有機鈣吸收利用率高,是優質補鈣營養源。
擴展資料:
孔雀肉的醫用價值:
1、在我國,早在宋代以前,已陸續有孔雀作為處方的記載。
2、《宋代的新修本草》,是當時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編著的醫典,其中將孔雀正式作為處方。此醫典在我國早已失傳,30年代,由日本學者將日本出土文物中的《新修本草》中文手抄本,贈送給中國有關當局。
3、我國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盛贊“孔雀辟惡,能解大毒、中毒、藥毒。服食孔雀后服必不效,為其解毒也”。
4、根據《本草綱目》,孔雀全身都可作為處方,包括毛和糞便。《中國醫用動物志》也記載了孔雀的解毒功效。現代驗證孔雀肉有滋陰清熱、平肝熄風、軟堅散結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