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心虛膽怯特效藥

心虛膽怯,這是許多朋友在生活中的一個狀態,其實也是一種疾病。引起心虛膽怯的原因和久病失養、勞傷過度等有關,所以各位朋友在生活中需要適當的調理自己的身體,避免疾病長時間損害健康。對于心虛膽怯的情況,患者可以通過中藥或者中醫調理的方式去治療的。

病因

久病失養,或勞傷過度,或情志內傷,氣血虧損,心虛膽怯,心神失養。

病機

平素心虛膽怯,突遇驚恐,忤犯心神,心神動搖,氣血虧損,心虛膽怯,心神失養,不能自主,故心悸不寧,善驚易恐,坐臥不安,惡聞聲響;苔薄白,脈細略數或細弦為心氣虛之象。

辨證要點

心悸不寧,善驚易恐,苔薄白,脈細弦。

臨床表現

心悸不寧,善驚易恐,坐臥不安,不寐多夢而易驚醒,惡聞聲響,食少納呆,苔薄白,脈細略數或細弦。

治法

鎮驚定志,養心安神。

方劑

安神定志丸加減。

常用中藥

龍齒、琥珀、酸棗仁、遠志、茯神、人參、茯苓、山藥、天冬、生地、熟地、肉桂、五味子。

常用腧穴

郄門、內關、神門、厥陰俞、巨闕、膽俞。

常見病

心悸。

預防與調護

1.心悸每因情志內傷,恐懼而誘發,故患者應經常保持心情愉快,精神樂觀,情緒穩定,避免情志為害,減少發病,避免驚恐及憂思惱怒等不良刺激。

2.飲食有節。進食營養豐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平素飲食忌過飽、過饑,戒煙酒、濃茶,宜低脂低鹽飲食。

3.生活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

4.心悸病勢纏綿,應堅持長期治療。

轉歸預后

心悸的預后轉歸主要取決于本虛標實的程度,邪實輕重、臟損多少、治療當否及脈象變化情況。如患者氣血陰陽虛損程度較輕,未見瘀血、痰飲之標證,病損臟腑單一,呈偶發、短暫、陣發者,治療及時得當,脈象變化不顯著者,病證多能痊愈。反之,脈象過數、過遲、頻繁結代或乍疏乍數者,反復發作或長時間持續發作者,治療頗為棘手,預后較差。甚至出現喘促、水腫、胸痹心痛、厥證、脫證等變證、壞病,若不及時搶救治療,預后極差,甚至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