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潮陽特色小吃

聽到潮陽這個城市的名字,就感覺是南方的一座小城,潮陽是廣東省的小城市,廣東靠海,喜歡吃一些生的食物,但每一所城市都有很多自己的特色小吃,潮陽自然也不例外。潮陽在食物上非常注重質量和味道,很多時候做熟的食物都會盡量接近原味,讓人們的味覺充分的享受一把。除此之外,一些食物還會偏甜口,很多北方人吃不習慣也是正常的。

潮陽特色小吃:

1,棉城鱟粿(hòuguǒ)

鱟粿是棉城特有的漢族傳統名小食,是富有潮陽鄉土味食品。是棉城的一種下午的午間點心(一般在下午晚些時間才會有人出售和食用),在棉城的飲食文化中屬于首屈一指的地位。

2,腸粉

腸粉雖然發源于廣州西關,但在汕頭(潮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棉城,從事出售腸粉的店家有很多,也各有各的特點,但在棉城,制作腸粉的主料一般是:主料:米漿,豬肉或牛肉,蝦仁,青菜,雞蛋,菜脯粒、香菇等。

3,干面

啞老干面這個品牌在棉城成立已久,食店的總部位于棉城五響社區,也形成了連鎖化,而且很受民眾的歡迎。

潮陽在哪個地方?

潮陽區(Teoyall),中國千年古縣,廣東省汕頭市轄區。潮陽于東晉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縣,古代歷代隸屬潮州府。潮陽區位于廣東省東南部,瀕臨南海,因地處海之北而稱潮陽。

1993年4月撤縣設市(縣級),2003年3月,撤銷縣級潮陽市,分設潮陽區和潮南區,劃歸汕頭市管轄。潮陽區是海陸豐革命老區,轄4個街道、9個鎮,272個村(社區),區域面積665.74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21平方公里。海岸線長84.6千米,外海岸線21.3千米,內海岸線63.3千米。總人口180.86萬人,旅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120多萬人。

廣東人的飲食習慣是什么?

廣東人一日三餐一大米為主,面食制作調劑,廣東人講究的是先喝茶后吃飯,是廣東食俗中的一大特色。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廣東人既靠山又臨海,自然有著多種吃的選擇。自古以來的廣東人就是野味菜與海鮮菜的創始人,是我們極強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造就了野味和海鮮成為桌上佳肴。

廣州人愛吃、會吃,天下聞名,夸張點的說法就是:廣州人除了四足的桌子不吃外,什么都吃。廣東人一般口味喜清鮮,以甜為主,酸辣次之,并講究吃時菜。喜食雜食,幾乎什么都敢吃。副食不僅食豬肉、牛肉、羊肉、家禽、海鮮,還吃鼠、蛇、蟲等。

廣東小吃屬嶺南風味,多來源于民間,大都被流傳下來而成為傳統名食。現時的廣東小吃和點心有區別,小吃品是專指那些街邊小店經營的米、面小型食品,制作較簡樸;點心是茶樓、早茶的繁多品種,以及星期美點等,特點是:花式品種較多,造型精細。

而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粵菜,以其取材不限、注重質和味,滋味清鮮、百菜百味、變化無窮,遂成為海內外最受歡迎的菜式。它是由廣州菜、潮汕菜、東江菜組成,而以廣州菜為主體,具有選料博雜、制作精細、口味趨于清淡、富于季節性變化、講求營養科學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