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生兒生理性體重下降一般不超過

新生兒生理性體重下降,其實指的是新生兒出生后排出的胎便和尿液,并且通過皮膚或者其他的途徑丟失了水分,而造成的體重下降。一般新生兒生理性體重下降不超過8%的,并且新生兒需要定期進行身體的而檢查,查看身體的發育是否正常和各項指標是否健康。

這種體重下降我們稱之為生理性體重下降。它是由于新生兒出生后排出胎便和尿液,且通過皮膚、肺等途徑丟失了許多水分,加之出生后前幾天吃奶較少等原因造成的。新生兒出生后第1周內會有體重的下降,這種體重下降不會超過新生兒出生體重的8%,是一種很正常的情況,所以只要體重下降不超出正常范圍就沒事,最遲10天就會恢復甚至超過出生體重。

新生兒生理性改變有哪些

新生兒黃疸于出生后2-3天出現,7-14天消退,一般不需要治療,且預后良好。其主要是因為胎兒在子宮內的低氧環境刺激紅細胞生成過多,使新生兒早期膽紅素較多,加上排泄功能差,引起生理性黃疸。

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會出現脫皮的現象,但只要寶寶進食、睡眠都沒問題就是正常現象。以四肢、耳后較為明顯,在洗澡的時候會自然脫落,不可強行撕掉。如果脫皮還伴隨其他癥狀,如紅腫、水皰則需要去醫院就診。

剛出生的寶寶,除了吃奶的時候,基本處于睡眠狀態,剛開始幾天吃奶可能會比較少,同時還有不顯性失水和大小便排出,所以在生后的2~4天內體重有所下降,較剛出生時減輕體重約6%~9%,一般不超過出生體重的10%,叫生理性體重下降。隨著進食增加,約在生后1O天左右恢復正常,進入快速生長階段。

新生兒生理性體重下降怎么回事通過專業的學習就可以了解,新生兒的照顧需要爸爸媽媽掌握很多專業的知識,所以這些相關問題在懷孕期間就該進行學習,以免寶寶出生后再手忙腳亂。對于寶寶的照料要多多留心,但是也不要忘了照顧好產婦,產婦身體盡快恢復,奶水充足才能更好的照顧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