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生兒血小板低的原因及危害

新生兒的健康狀況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所以就接受各種各樣的檢查。有些孩子被檢查出血小板低,作為家長而言要清楚新生兒血小板低的原因及危害,積極地配合醫生給孩子做進一步的檢查,搞清楚了狀況之后,對癥進行治療。下面咱們就先來看看新生兒血小板低的原因及危害。

引起新生兒血小板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感染

血小板減少是圍生期感染的常見并發癥,血小板減少是先天性風疹、弓型體病、巨細胞病毒感染和皰疹病毒感染的主要臨床體征。先天性梅毒也可引起血小板缺乏。

2、藥物

孕婦所服的許多藥物可以破壞血小板,也可破壞胎兒的血小板,以磺胺和奎寧最顯著。這些藥物促使母親產生抗體,破壞母親的血小板,并通過胎盤對胎兒發揮同樣的作用。

3、免疫功能

由于母親的抗體通過胎盤,使胎兒的確血小板受到破壞,這種破壞很少見。

4、巨大血管瘤

先天性血管瘤一般很大,可明顯降低循環的血小板數量。血管瘤可捕捉和破壞大量的血小板,因此引起血小板減少導致全身出血。

5、彌漫性血管內凝血

此病由伴有多種疾病的各種因素所形成,為一嚴重疾病所導致的綜合征,其特點是凝血過程不適當的活化。在血管內凝血期間,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無限制地迅速消耗,因此本病又稱為消耗性凝血病。

新生兒血小板低的后果

1、黏膜出血

血小板減少會引起黏膜出血,包括口腔黏膜出血,鼻黏膜出血、胃腸道及泌尿系統出血等等。

2、月經量過多

血小板減少會造成年輕女性月經量過多,嚴重者甚至嘔血、便血。

3、手術后大出血

由于止血和凝血功能異常,所以術后常會出現大出血。

4、引發內臟出血

血小板過低時常會引起內臟的出血,如消化道大出血,顱內出血等,危及生命。

5、出現瘀斑和瘀點

血小板減少的患者常會出現瘀斑和瘀點,最常見于腿部。在受到輕微傷害時,受傷的部位會出現小的散在性的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