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骨骨折多久能下床
恥骨骨折以后就要臥床休息一段時間,在這個期間堅決不要再去下床行走,否則就會讓自己骨折的部位變得越發嚴重,很多人們都是由于被重物砸傷才會引起,這種骨折現象變得非常常見,從而對人們正常的行走都會造成一些障礙,因此人們要格外去小心謹慎,不要隨意的去下床行走。
趾骨分為近節、中節及遠節趾骨。趾骨之間為關節囊及韌帶連接,是除踝關節以外活動度最大的部位,又由于位于足的前段,因此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多為直接暴力損傷,如重物高處落下直接打擊足趾,或走路時踢及硬物等。重物打擊傷常導致粉碎骨折或縱行骨折,同時合并趾甲損傷,開放性骨折多見,踢撞硬物致傷多發生橫形或斜形骨折。
多因重物壓砸或碰撞硬物所致。故開放骨折較為常見,常合并皮膚或趾甲損傷,因此應作徹底的清創,選用有效抗生素,以防感染的產生。趾骨骨折多無明顯移位,近節趾骨骨折由于骨間肌和蚓狀肌的牽拉,向跖側成角,使足趾呈爪狀畸形,在跖面形成骨性硬結,有明顯的觸痛,給行走帶來困難。
多發性趾骨骨折,不穩定,可發生旋轉或側向移位。拇趾基部壓傷,可使位于屈拇肌腱中的兩個種籽骨發生骨折。診斷時,應與先天性雙籽骨或三籽骨相鑒別。必要時攝健側X線片對比,雙籽骨或三籽骨為雙側性,邊緣光滑。
趾骨骨折常合并皮膚或趾甲損傷,可為開放性骨折。
足趾的功能主要是行走時輔助的推進和彈跳。因此在處理時應注意跖趾關節的活動能力和足趾跖面無移位骨折形成的骨性硬結。
移位較大的趾骨骨折,特別是跖側成角或旋轉移位,應用手法復位,用膠布作鄰趾固定3~4周。去除固定后穿硬底鞋,并在跖骨頭手面釘上跖骨板作行走操練。